上汽大通V80为何能重返故里?
(2016-02-03 09:08:52)在经历了30余年技术引进和合资模式发展的上汽集团,终于在上汽大通身上开花结果了,成为“高起点,独立自主,高效发展”,“国际化成功运营”的模范生。当然,在业界看来,上汽大通还只是一块试验田,能否成为普遍的经验,以此撬动整个行业自主品牌格局的变化,看来还要有更大的作为,才能起到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V80重返故里的示范意义值得点赞,它虽是一小步,但证实了企业的实力和品牌力,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上汽大通V80为何能重返故里?
撰文/颜光明
再是,产品过硬,这是此次胜出的关键。正如蓝青松所说,“我们已经很清楚,品牌的影响力有时候会超过股东的影响力。”他认为,关键是产品力。此次交付爱尔兰的V80车辆,搭载了VM最新一代柴油发动机,配合Bosch第三代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和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动力表现出色。超大的车内空间,配合可180度打开的尾门和移门设计,方便货物的车内搬运和上下车装卸。
早在京沪车展上,欧洲同行就对V80的出色制造工艺和性能提升赞不绝口,被看作有“做大品牌格局”的能力。同样,在国内同类车型中,V80也得到同行的好评。认为上汽大通近年来地崛起就是靠产品,分众传媒创办人江南春曾接受采访时说,V80是他们使用的专用车中最受欢迎的工具车,它的特点是既能载人又能干活,而且体面,即便是做商用MPV也是不错的车型。
有鉴于此,V80商用MPV概念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并由此延伸到G10,升格为“全领域MPV”,成为国内成功的跨界车型,为轻型商用车市场开辟出一个全新的蓝海市场。事实表明,V80的脱胎换骨,让外国同行刮目相看,就连英国人都说,这车今非昔比,漂亮。在赢得声誉的同时,也让同行们意识到,品牌力需要技术和实力来支撑,而走出国门才是最好的试金石。
据了解,目前上汽大通已经出口至41个国家和地区,去年累计出口近5000台,占其年度总销量的14%,其中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上汽大通最大的海外市场。在澳大利亚,上汽大通去年累计销售近2000台,成为当地市场占有率第四的品牌;在新西兰,跻身宽体轻客前三名。在英国,上汽大通批量出口的3000台整车已成功发运,并将于今年4月份在伯明翰上市。蓝青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上汽大通还将向英国、荷兰、德国等地输送更多后续产品,全面拓宽欧洲市场。
目前V80的产品有长、短、加长三种轴距,分高、中、低三种顶高,覆盖商务接待车、通勤旅游车、城市物流车三大类基础车型,业已形成300多个系列、500多个产品的布局,另有符合不同行业需求的专业改装车等。这种车型,在国外被看作是“万变金刚”,几乎是个“通吃车型”。这一概念早在依维柯引进时就被南维柯成功地应用于市场并受到欢迎。然而,在依方看来,其在华开发的车型三分之一都不到,说明其车型变化之丰富超出想象。原因是,国内的需求远没有跟上车型的变化。这就是上汽大通产生并瞄准的目标,即轻型商用车才是未来真正的蓝海。
我们看到,在整个宽体轻客细分市场增速低迷的情况下,去年,上汽大通实现销售超过3.5万台,总体销量较上一年度增长14000台,实现同比增长68%。今年设定的目标是年产销5万台。又是一个高增长的目标。这是些数据颇具含金量。在经历了30余年技术引进和合资模式发展的上汽集团,终于在上汽大通身上开花结果了,成为“高起点,独立自主,高效发展”,“国际化成功运营”的模范生。当然,在业界看来,上汽大通还只是一块试验田,能否成为普遍的经验,以此撬动整个行业自主品牌格局的变化,看来还要有更大的作为,才能起到引领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V80重返故里的示范意义值得点赞,它虽是一小步,但证实了企业的实力和品牌力,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2016年1月30-31日
写于上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