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SUV为何没有了自信?
(2016-01-18 08:28:20)对于三菱SUV而言,过去的孤独,是没有消费需求,现在的孤独则是被人遗忘。这难道是生不逢时,还是运气不好?显然,三菱就从来没有重视过中国市场,历史给过多次机会都未能抓住,如今又放弃进口业务,不止是不自信,还暴露出对中国市场陌生感的加剧。这无论是态度和行动,还是投入和战略都无法与同是日系车企相比。由此判断,广三的艰难,不仅是孤掌难鸣,还有共识上的鸿沟未能逾越。
三菱SUV为何没有了自信?
撰文/颜光明
在我的印象里,十多年前,或在远一些,人们提到三菱总会想到吉普,或称越野车。在玩越野拉力赛的圈子里,三菱吉普被看作是“专业级”的“战车”。名声,如雷贯耳;气度,霸气十足。2001年因“刹车事件被召回”之后,一蹶不振,开始萎靡,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
在团拜会上,广三副总经理杜志坚介绍,去年广三SUV的销量近6万台,今年计划是7万台,努力目标是7.5万台。
实事求是说,这个销量不大,还不及某自主品连个月的销量。杜也承认这是事实,一脸的疲惫和无奈。但他实情相告,这是我们靠两款国产车支承的销量。说来也很不容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环顾SUV市场,哪家不是在忙着推新车,上新产品,摇旗呐喊,声嘶力竭,争抢这块飞来之食,以弥补轿车销量不足的空档。在全年SUV销量超过50%以上,每家车企都在倾心于SUV的背景下,广三显得寂寞而游离于这个烫手的市场,准确地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年广三会有大的动作。”杜志坚还是乐观地表示,除了有两款新车推出之外,还有进口业务和新能源汽车助阵。在他看来,这都将是亮点和新的增长点。但在外界看来,还是杯水车薪,难解近渴。
值外界关注的是,在去年广州车展上,广三发布了收购三菱中国销售公司,全盘接受进口业务的消息,并同时宣布在未来五年中将引进10款车型的计划等,终于释放出“重头越”的信号。这是否就意味着三菱不会再沉默,有了新的方向和目标?据杜志坚介绍,未来广三的目标是要做SUV的第一牌,这也是广三的专长和特点,表明其是专业SUV车企身份。这在国内汽车合资车企中还不多见。杜说,这是我们的强项,也是核心竞争力。迄今为止,无论是专业SUV,还是城市SUV,从产品性能上还没有哪家能与我们媲美。比如45度爬坡,或60度攀登,涉水能力,通过性,越野性能等,没有哪家玩得过我们。
我相信,这是三菱SUV的本色,也是它赖以生存的资本。从历史上看,在人们还没有越野车生活化的概念时,三菱吉普已经扎根于专业人士的心理,从特殊用途,到行业专用,再从越野拉力到个性玩酷,曾经的三菱SUV是以“硬汉”驰骋车坛,尤其是连续多年在巴黎-达喀尔汽车越野拉力赛上夺冠,使得帕杰罗成了“越野之王”,名震赛坛,赢得了业界认可和独享的地位。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背书,2004年,三菱信心满满地在华首推城市SUV,以为无人争锋,一度牛气冲天,但想不到却遭遇帕拉丁的阻击,以“专业”对“城市,”出师不利,却把这个概念留给了后来者,成就了别人,牺牲了自己。但至今都没见过三菱反思过这件事,究竟是何原因。也就从那时开始,真假SUV争议就此成为话题,直到现在喋喋不休,越争越模糊,越辩越混沌,越做越同质,越来越无语,越看越江湖。
如果论及SUV,三菱是最早进入中国的SUV车型之一,问题是,它的传播却没有很好地落地,也没用心过。即便是现在也是如此。比如“驾乘体验”或“对战巅峰”等,还是局限于很小范围,尤其是“我是节油王”、“公路生存真人秀”等知识性活动外界也知道的很少,一线城市几乎看不到广三的身影,也不见广宣和品牌活动,比如“丝绸之路万里行”、“探寻湖湘之美”、“寻找湖南美丽乡镇”等。对此,杜志坚解释,广三还处在一分钱掰成两半用的创业阶段,以不亏损为前提,在走自己的路,不仅辛苦,而且艰难。
显然,三菱重振在品牌,品牌发力看产品。这对广三都是具有挑战性的战略选择。在当下SUV盛行的大潮中,三菱SUV再不抓住机遇,恐怕又要失之交臂。在我的印象中,过去一旦对真假SUV产生质疑时,内行就会拿三菱SUV作为评判依据,如今却没人再提了。这就值得反思。这是为什么?
对于三菱SUV而言,过去的孤独,是没有消费需求,现在的孤独则是被人遗忘。这难道是生不逢时,还是运气不好?显然,三菱就从来没有重视过中国市场,历史给过多次机会都未能抓住,如今又放弃进口业务,不止是不自信,还暴露出对中国市场陌生感的加剧。这无论是态度和行动,还是投入和战略都无法与同是日系车企相比。由此判断,广三的艰难,不仅是孤掌难鸣,还有共识上的鸿沟未能逾越。
2016年1月17日
采访于上海松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