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社会责任,未来的生产力

(2015-12-10 22:58:35)

从“单位人”的雕塑可以看到宝马所倡导的企业会责任就是从这尊雕塑打开了一扇门,让所有的人看到宝马在中国的透明公开,向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负责。由此,做企业公民,不仅会产生新的生产力,而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企业社会责任,未来的生产力

撰文/颜光明

 

“做企业公民不是口号,而是生产力。”

这是129日在BMW主办的创新+责任悦领未来——2015 BMW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论坛给我留下的印象。对宝马中国而言,做企业社会责任不是简单的做公益,而是当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事在干。在对宝马来华十多年的观察中了解到,他们在谈本地化战略时并不像某些外资企业那样大肆宣传产品的国产化,技术的当地化等,而是喜欢炫耀他们对当地做出的贡献和在文化、教育、安全等方面所尽的社会责任。这些做法,曾经引起过人们的关注,甚至觉得在做秀的感觉。今天看来,这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种经营理念的体现。

这就使我想起宝马最初开展“儿童安全训练营”,一做就是十年,现在成了宝马的公益品牌。同时或更早一起做儿童安全的一些外资车企早就挂靴没了踪影;再说“宝马文化之旅”,也是一干近十年。当初负责此项目的攻关曾与我探讨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否有意义,担心没有社会响应,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可以到处看到此类活动,尽管也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但是,宝马的倡导还是得到了社会认同,并被同行所效仿,证明宝马此举是做对了。而同时发起的另一个物质遗产保护项目现在就没下文了。此外,还有“宝马爱心基金”,这也是最初不起眼的事,现在变成了车主自我修炼的自觉行为,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涌现出不少感人的故事。这种形式也不是宝马的独创,同时发起的也有其它高端品牌在做,现在也都几乎没有了声音。

举这三个例子想说明的是,如果把公益和社会责任当作应景的事来做是坚持不下去的,而只有当作事业来做才会做出名堂,产生效益,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值得关注的是,在宝马中国,有一个专门机构负责企业社会责任,这样的机构设置恐怕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关键是有制度和机制的保证。以前也许不理解,现在看来这是企业的“智慧”。说明企业的经营不完全是生产,它需要文化来辅助,就像教化与教育是不同的概念一样。在对汽车外资企业长期考察中所了解的那样,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而文化的背后则是员工素质的比较,甚至延伸到经销商网络。事实上,光有规章制度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有对人的尊重,引导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才是最重要的。

在当下社会焦虑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的建成让人惊喜之余,发现他们在公司门口和公司大堂内放置了不同大小的五个“人”字的装置品很值得玩味。在工厂落成和宝马3系下线时我曾见到过,以为就是一些装饰品。而在此次“创新+责任”的企业社会论坛上,我认真地看了被华晨宝马认为是雕塑艺术的“人”,却是看出了一点新的名堂,尽管直观的表达已经不难理解,但在作品名上公然写着“单位人”,这个久远的概念突然浮现在我们脑海里时就不再是虚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

我在铁西看到,脚下这片土地曾经是沈阳的“荒凉”之地(破土动工仪式时我来过),这里也是全国最早诞生“下岗工人”的地方,环保治理也并不是最好。然而,华晨宝马新工厂带来的不仅是产能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关键是带动这片土地发生了沧桑巨变。参加论坛的当地政府用感激的话说,由于新工厂的建成,我们看到了希望,还创建了中德装备国家级创意园区。这在十年前难以想象。如今的铁西已经成为我国生产豪华车的基地,代表先进汽车制造的地标。

“单位人”意味着什么?据介绍,这是中德美术学院的交流项目,在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之后,有鲁艺的一位学生创作的,反应了一种社会的渴望与回归。当然,这不可能与当年《父亲》油画相比,但确实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态。我在工厂随机采访了几位工人,他们认为能有机会到华晨宝马上班那是一种荣幸和自豪。一位来此实习的大学生羡慕地对我说,我很想留下,但这里的门槛太高了。

是的,这就像上海有大众、通用,在那里上班的员工都有一种优越感,被外界看作是“贵族工人”。清华大学一位从事社会责任的钱教授在做主旨报告时指出,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有三个底线,即经济底线、社会底线、环境底线。这也就是说,华晨宝马在当地已经做成了被人羡慕的企业,成为沈阳市“效益最好的企业”,连续9年列为沈阳纳税大户,创造了1.5万人的高品质员工。同时在产品制造和销售方面也取得了令同行嫉妒的业绩,社会的好感度也在同时提升。尤其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被捧为“座上宾”的优厚待遇,在沈阳高端宾馆里,说德语的老外是越来越多,他们已经把他乡当故乡,如此的亲密与融洽与宝马融入当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华晨宝马原总裁康思远在论坛上说,华晨宝马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是基于可持续的战略制定,涵盖了产品、生产、企业社会责任三个层面。他强调了“创新实践”、“助力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华晨宝马之所以在华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原因,是华晨宝马内部各部门全员参与,内容高度透明公开,向公司的利益相关方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其中包括对员工利益的负责和满意度。

从“单位人”的雕塑可以看到宝马所倡导的企业会责任就是从这尊雕塑打开了一扇门,让所有的人看到宝马在中国的透明公开,向所有的利益相关方负责。由此,做企业公民,不仅会产生新的生产力,而且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报。

2015129

采访于沈阳

1210日修改于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