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之下CC的表达
(2015-10-22 10:59:33)选择旧上海老建筑“宰牲场”作为时尚地标(上海1933老场坊),不仅是怀旧,而是海派认知的到位——同属于外滩建筑的产物。新款CC携手时装盛典,一步跨出了商品的概念,演绎了生活艺术的设计秀,站在了时尚的新高地,玩出了品位和真正的车之风雅。
霓裳之下CC的表达
撰文/颜光明
“你买这车是否想到了自己的身材?”
“我看重这款车是和我的工作有关。”
“你从事什么工作?”
“服装编辑。”
这是10月21日,在上海1933老场坊举行的“2016年春夏上海时装周”上,我与一位打扮入时的CC车主Y女士问答开始了我对新CC风雅上市的体验。
“你开这车的回头率怎样?”
我的直言令她有了感觉:本来我并不在意,后来发现,每次推门下车,总有眼神追着我。后来才明白了,先是因车后是因我。
看来,人与车的互补在起化学反应。
Y女士有点得意地说,起先选择这车的思量是“与众不同”。一眼望去很出挑,尤其是车身线条的优雅正合我意,它的修长与我的高挑很契合,品牌普通,品位不凡。
说着,她转身让我看她穿的上衣——前面是黑色香云纱,背后则是素花灿烂。如此强烈反差,把相拼衫穿出了截然不同的味道。
“这种简洁不会错乱,大方而养眼。”
她的解释不失为“专业”。不经剪裁,毫无装饰的两块布“搭”在身上,各为一面,表达的则是不同的风尚,又别出心裁,夺走了走台模特的风头。
这是把衣料和色彩及心思融合成“设计”的语言,如同女人的披肩,在不同场合都能变化出不同的功能,装点着心情,配合肢体传递出想要表达的信息。这在“ELLEMEN Fashion Night-Chic China风雅汇”盛典上,如此穿着要打败时尚界诸多明星大腕,对于Y女士来说,不得不要花一番功夫才能亮眼,给人与众不同的美感。
我观察到,在俊男靓女的服装秀中,作为车主的Y女士代表了一种穿着的智慧和对审美的独特视角。正如她在选择CC时的想法一样:“我不认为这是专为男士设计的车,同样能展示女性的优雅与风韵。”她认为,这款车除了给她带来驾驶的自信和谈定之外,关键是对她本人来说有了“溢价”的本钱。这种得意的回报是:就车而言,赢得了同仁和朋友的赞赏,视为有眼光的识货者。这在上海尤为重要,这是衡量会否生活,是否有品位,能否领市面的判断力。对女性来说,那就更加苛刻,不在乎你有钱,而看你是否有智慧,即把一件普通的衣服穿出价值来,这就是本事。所以,Y女士看重CC不仅是“性价比高”,而是内行人眼里低调的奢华,品质生活背后的智慧。
有一位市场专家曾经对上海有过这样的描述:上海不缺购买力,不缺审美,更不缺要求。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三个层面都能过关的话,你的品牌就在全国站住脚,甚至在国际上也不会差在哪里。眼下这位服装编辑对CC的审美就很有代表性。记得五年前CC在上海上市时,就征服了上海人的审美,认为只是汽车设计中最具风雅的车型,出之大众却完全不像大众。超凡脱俗,玉树临风。设计界的同行都把它看作设计的经典之作。后来果然在国际工业设计上最具权威的“红点设计奖”中折桂,令人仰慕。
自从CC上市以来,无意中造就了“汽车时尚人士的圈子”,深入了解,不乏有高人隐藏其中,从事设计和创意及艺术,或自由职业和生活另类的人群。在我的周围,也有不少人向我打听或购买CC,基本上属于理性的高端汽车消费人士,代表着有生活审美和价值取向之类的人群。尽管在同类车中不算走量的车,但每月也要卖4000辆左右。一汽-大众公关总监李鹏程对我说,“这款车卖得多就不叫CC了。”他解释,这款车有点小众,但客户价值很高。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CC车主成了大众品牌的一个值得自豪的亮点。
借助上海时装周——“ELLEMEN Fashion Night-Chic China风雅汇”盛典,推出2016年款CC,把风雅和时尚联系起来,为魔都的霓裳与香车混搭提供了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不失为艺术的行为秀。
在众多的汽车与时装同台秀中,CC确实有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它不是毫车,跻身时尚不觉突兀,夺人眼球;其次,设计超凡,压轴时装,分量厚重,成为主角;再是,有艺术灵性的穿透力,集服饰与车身设计融为一体的文化暗合。
这些特点所引发的共鸣,与背后共同的风雅调性一致有关。
近年来,上海的时尚带有国际范儿所引起的关注度越来越上位了。其中“时装周”就是由过去的服装展销会演变而来,就像上海的国际电影节、国际车展一样,都有二、三十年积淀而成今天的地位。这都是可以追溯的历史。选择旧上海老建筑“宰牲场”作为时尚地标(上海1933老场坊),不仅是怀旧,而是海派认知的到位——同属于外滩建筑的产物。新款CC携手时装盛典,一步跨出了商品的概念,演绎了生活艺术的设计秀,站在了时尚的新高地,玩出了品位和真正的车之风雅。
2015年10月21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