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汽车激进之后怎么办

(2015-09-13 09:47:56)

成都车展再次暗示了汽车被神话和过度包装的时代开始失灵,而那些巧舌如簧的聪明则相形见绌,开始讨人嫌。由此可以判断,在经历了狂风暴雨式的激进,汽车的落寞带来的将是回归本色的开始。

 

汽车激进之后怎么办

                                                      撰文/颜光明

 

沃尔沃并非说得那么神乎,但为何一定要拔高(其他豪车也一样)?同行们常常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大家都懂的,因为这个世界还是有信息不平衡的死角。在欧洲,这个牌子就从没有被当作过豪车,只是“高端”而已(这与它的销量和环境要求有关),即便是在本土也是这样认为,甚至被当作了普通车。也正因为此,很容易融合在最大公约数中,有了亲和力。

 

我曾问过当地的朋友,你们是怎样看沃尔沃的?回答是:国民车。

 

一语中的。这就相当于德国的高尔夫。在今年成都车展上,菲亚特把菲翔都戴上了意大利国民车的帽子。我说,这车在国内被捧为“以人为尊,安全,高品位。”朋友笑了,蔑视我的幼稚。其实瑞典就是一个以人为尊的社会,产品讲安全和品位这是基本的要求。他的蔑视不无道理,这还用提醒吗?我觉得不好意思再问了,否则,不是在贬低和矮化自己?

 

当沃尔沃的背书被换成吉利时,这种本土化的优势见长有时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沃尔沃现在需要脂粉来帮忙(在我的印象中,沃尔沃很本分,就连造型都从不花哨);喜的是吉利借势有了一个壳(过去没有底气,现在理所当然)。这正是时事造化,一切皆有可能。当有国际设计大师之誉的彼得·霍布里出现在吉利产品刊例时,印证了周立波所说的那句玩笑,“昨天还是沃尔沃,今天就变成了吉沃了。”

 

在成都车展上,在这位大师操刀下的“吉利博瑞”开诚公布地告诉大家,这是中瑞合作的自主品牌,就连前隔栅都是源自于原沃尔沃概念车的思路。这位大师说:吉利博瑞是中西合璧的大美之作,是北欧现代设计理念在中国语境下的一次创新演绎,即沿承了以往作品的现代流线感,又融合了独有的东方之韵。它不仅是一种造型艺术的创新,同时也代表着吉利最新产品设计的“语言”和方向。

 

这位沃尔沃前设计总裁是个红人,不少媒体采访过,他曾解释设计的“天地”概念车就源自于中国的灵感,当时定位是豪华车,并在上海车展上亮相时引起过轰动。想不到现在竟落地在吉利的平台上,把身段降为真正的平民车,也许连他自己当初都没有想到过。在业界的掌声中,吉利再次以弯道超车的机敏让“国家队”的自主品牌瞠目结舌,只能望其项背,似乎漂白了以往的卑微和猥琐,但他的自信还是离不开外援,甚至需要洋人作秀才能到北。沃尔沃无语,连牢骚都没处发,如今活动做得再风光,故事讲得再动人,噱头摆的再好也都摆脱不了吉利的影子。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兄弟。面对未来,没有彼此,还得相互借势,才能平衡。这就是宿命。在没成为一家是,舆论就指出:沃尔沃要的是市场,吉利图的是技术。彼此谋皮,隐忍求利,各求所需。

 

在媒体看来,沃尔沃目前还清高不起来。现在还处在向市场讨饭的阶段,如果填不饱肚子,还会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打回原形。有人问沃尔沃高层,此次为何不参加法兰克福车展? 回答竟是这样:“对沃尔沃来说,参加法兰克福车展等于花白万欧元向众人展示奥迪、宝马和奔驰到底比我们强大多少?”

 

看来沃尔沃底气远没有说得那么坚挺。车展是这样,研发也是如此。靠一款全新XC90一炮冲天,期望过大,而一招鲜吃遍天的心理显然跳不出小本经营的思路,如果没有大的投入,确实难以持续走俏。在豪车暴利时代开始谢幕的今天,豪车的神秘都将暴露在退潮的沙滩上,就连奥迪现在都不提豪车了,开始改口叫高档车,而其余的走量豪车还能叫豪车吗?

 

从这一点上,DS是幸运的,没有把调子定得太高,靠巴黎的背书卖的不是“物欲”,而是本色的前卫,将时尚隐藏在气场里,提供的是一杯咖啡,而不是浓茶。成都车展再次暗示了汽车被神话和过度包装的时代开始失灵,而那些巧舌如簧的聪明则相形见绌,开始讨人嫌。由此可以判断,在经历了狂风暴雨式的激进,汽车的落寞带来的将是回归本色的开始。

                                                

20159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