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印象
(2009-02-05 09:20:50)
标签:
杂谈 |
与以往开豪华车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人不同,现如今的温州,年龄都普遍降低,就连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也开起了奔驰和卡宴。在这里开什么车都不忌讳,公务员也开宝马,完全是为了喜好;企业管理者购车却是经济性的轿车,完全是为了代步,有的首次购车就是以跑车起步,还有从奥托换车,一步跨到豪华车的阵营,一点过渡都没有。汽车消费成了温州的一枚多菱境,但与过去不同的时,他们在汽车消费中流露出属于自己的自信。
温州印象
撰文/颜光明
最近去温州参加一个“爱车爱生活”的评选活动。引起我关注的是,在12个获奖者中,80%左右的当选者都是开豪华车的车主,其中开宝马的最多,其次是卡宴,还有奔驰、雷克萨斯和凯迪拉克等。据当地人介绍,温州豪华车市场非常活跃,宝马遍地都是,保时捷的老板到这里都要放下架子向经销商鞠躬。
走在温州的大街小巷里,确实能看到不少豪华车,尤其保时捷的跑车最抢眼,不时在你身边飞驰而过,在小巷深处也能看到大奔静卧等人,环城公路上,最时尚的四驱越野车如英菲尼迪EX、宝马X6、奔驰ML都能见到。在老城厢的海鲜批发市场和百货商场门口,可以看到豪华车与自行车、三轮车争道的奇特景象,就像温州不少新建的建筑的背后总还残留着旧房简屋那样,在视觉上产生强列的新旧对比。
温州一家汽车俱乐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温州的汽车保有量在全国来说可以称得上名列前茅,其消费的层次也不低,不仅豪车多,有的还是拥有二、三辆私家车的车主。当地车迷说,汽车是成人的大玩具,买车对于温州人来说是件很随意的事。一个来自重庆却在温州打拼了十几年的小伙子看中一辆刚上市的雅力斯,在两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就当场付款开回家,再花大半车款的钱自己改装。他说,这不就是为了好玩嘛,其实我已经有三辆车了。
在温州开保时捷跑车的女性居多。问这是为什么?回答是好看,时髦,但也不排除从众心理,攀比的因素,比如像迷你、奥迪TT就很少,原因是,还没起蓬头,认知度不够。但当地人已经有一种新民俗,嫁女要有车,娶媳要有房。据当地经销商介绍,宝马在温州的保有量至少在7000辆以上,保时捷也在3000辆左右。而早在五年前,国内一家财经媒体调查显示,仅义乌一个小镇的宝马拥有量就达到了250辆。2000年在迪拜小商品市场,德国电视台在采访在当地做小商品生意的义乌经销商时非常惊讶宝马在中国的知名度。而上海的宝马经销商敏锐地意识到此商机,早就把分店开到了江浙一带。
这仅仅是20年不到的时间发生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温州给人印象最深的是5块钱打的(菲亚特26P),兜遍全城,温州人的脸上充满了幸福感,为此有人据此编了一部电视剧就叫“阿,菲亚特”,后来我把此事也搬进了央视记录片“与汽车同行”;我第二次来温州时,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期,菲亚特126P出租车已被富康替代,此时的温州正处在是非之争的漩涡之中,温州人的坐骑还没上升到“包装”的概念,非常低调,即便是有钱业主和老板都舍不得花,把资金投在了扩大再生产中;此次是我第三次来温州,看到的是一个不掩饰,也不藏富的汽车消费城市。在温州也出现了堵车现象。
与以往开豪华车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纪,有一定购买能力的人不同,现如今的温州,年龄都普遍降低,就连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也开起了奔驰和卡宴。在这里开什么车都不忌讳,公务员也开宝马,完全是为了喜好;企业管理者购车却是经济性的轿车,完全是为了代步,有的首次购车就是以跑车起步,还有从奥托换车,一步跨到豪华车的阵营,一点过渡都没有。汽车消费成了温州的一枚多菱境,但与过去不同的时,他们在汽车消费中流露出属于自己的自信。
温州是豪华车市场的重镇,可以说是流动豪车的展示厅。近年来,不少豪华车的厂商都把目光聚焦到这个富庶之地,竞争异常激烈。奇怪的是,有的品牌很少,甚至打不进来,当地人的“偏食”很厉害,尽管这里也有法拉利、悍马之类的超豪华车,但当地人的固执,有时连营销专家都看不懂。这说明了什么?奔驰宝马成了温州人,确切地说是浙商的识别符号,与大小官员都坐四个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这是一个足以令人思考的市场,在财富积累的背后,汽车消费是可以了解一个城市变迁的一面镜子,还是打开一群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
2008年12月24日
修改于09年2月1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