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货膨胀给美联储政策带来变数

(2013-06-14 16:17:18)
标签:

股票

分类: 友情共享
许多投资者已下调了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将在下周政策会议上讨论债券购买计划走向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官员们可能会留意这一变化。

美联储设定了2%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同时不希望物价涨幅长时间显著高于或低于这一水平。今年一些短期通货膨胀指标跌至这一目标水平之下,但美联储官员们对此并没有非常担忧,因为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保持稳定。

由于目前的通货膨胀预期也出现了变动迹象,因此美联储官员们可能面临压力,需要重新考虑有关物价涨幅将回到目标水平的看法。如果通货膨胀预期减弱的趋势维持下去并进一步增强,一些美联储官员可能会建议延长每月规模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的实施时间。

高盛(Goldman Sachs)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货膨胀预期稳定的状况已不再明确。目前一些以市场为基础的通货膨胀预期指标处在可接受区间的低端。Hatzius在周一发给客户的一篇报告中称,他预计对于通货膨胀率将走低的看法可能减弱美联储官员收缩债券购买计划的意愿,原因是美联储官员们可能担心这么做会扰乱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

美联储官员们目前处在政策会议前的禁言期,不会发表公开讲话。这些官员此前的评论总体表明,他们并不非常担心当前的通货膨胀率会降至过低水平。

美联储官员们很看重通货膨胀预期,因为他们认为企业和家庭会根据对未来的看法决定当前的行动。如果企业和家庭认为未来物价会大幅走低,那么现在可能减少支出。

正因为如此,美联储推出债券购买计划以压低长期利率和推升资产价格,希望这样做能够推动支出、就业和投资,进而使经济增长获得提振。如果美联储官员们相信未来几个月美国经济将走强,他们可能开始缩减债券购买规模。不过,如果这些官员认为低通货膨胀率和通胀预期的下降暗示经济重新走软,他们可能会将当前的债券购买计划维持更长时间。

分析师们将关注,在下周会议后发表的声明中,美联储是否会对上一次政策声明中反映通货膨胀预期减弱的措辞进行任何修改,或者美联储主席贝南克(Ben Bernanke)是否会在会后新闻发布后上谈及这一事宜。

美联储在5月1日的会议后曾表示,虽然通货膨胀率低于其2%的目标,但中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仍非常稳定。

市场通货膨胀预期的减弱在一个受到密切关注的指标上得到体现,那就是常规美国国债收益率与通货膨胀保值债券(TIPS)收益率之差。当投资者预期通货膨胀将上升时,这一收益率差会扩大,反之则缩小。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最近几周该收益率差收窄,显示投资者截至周二对未来5年通货膨胀率的预期为2.459%,低于4月底时的2.7%和今年年初时的近2.9%。

不过,上述以及其他通货膨胀预期指标的数值仍高于2%的美联储目标水平,这是美联储可能没有感到非常担忧的一个原因。

但如果投资者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继续降低,则将越来越成为美联储官员们担心的问题。2010年时,美国通货膨胀预期指标曾降至2.2%左右,这引发美联储不安,随后推出了第二轮债券购买。

目前通货膨胀预期的改变是在实际通货膨胀指标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出现的。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5月份不包括汽车的美国出口消费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为1983年12月份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大同比降幅。当月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也出现下降。

由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PCE)指数近期已降至远低于2%的水平。该指数是美联储重点关注的通货膨胀指标。4月份的PCE指数仅较上年同期上升0.7%,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PCE指数同比仅上升1.1%。

4月份未经四舍五入的核心PCE指数升幅为1.05%,是该指数1959年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们正密切关注通货膨胀。一些官员在会上对通货膨胀率低于目标表达了担忧,同时强调需要严密关注未来物价走势。

通货膨胀降低也有一些明显的好处。能源和食品价格降低意味着消费者能有更多的钱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不过,总体而言,美联储力争将通货膨胀率稳定在2%附近,因为美联储官员们认为,该水平能支持经济和就业稳步增长。通货膨胀率显著高于或低于这一水平都会加大企业和家庭筹划未来的难度。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William Dudley近期在一次有关日本通货紧缩教训的讲话中表示,使通货膨胀预期符合2%的美联储中期目标水平至关重要,一旦通货紧缩预期变得牢固,将很难改变;由于通货膨胀预期是实际通货膨胀水平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因此通货紧缩预期本身就可能引发实际的通货紧缩。(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