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松霖财经
松霖财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662
  • 关注人气:3,5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准备好:人民币来啦!

(2011-06-04 14:50:29)
标签:

财经

分类: 时事新闻

多年来,中国一直严格控制资本跨境流动;但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稳步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舞台,以往那道戒备森严的金融屏障已开始松动。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获得广泛使用之后,困扰中国和全球经济的一些失衡现象将得以纠正,但这样一来,美元的霸主地位可能会面临挑战,而习惯于大手大脚的美国消费者或许也要开始学会量入为出。

人民币走上国际舞台并非轻而易举。中国国内那些安于现状、但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既得利益群体会寻找一切机会阻挠改革进程。但人们可能发现,迄今为止的改变在中国国内外造成的巨大声势已经令这股洪流变得势不可挡。

十多年以来,中国资本帐户封闭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本质特征。封闭的资本帐户把中国与国际资本流动隔离开来,不仅让中国躲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也使中国银行业在2008年美国金融系统几近崩溃时未受牵连。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刻意摒除市场力量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作用,从而将人民币汇率人为保持在较低水平,以此支持了长达30年的出口繁荣。由于中国储户不能把资金带到国外,于是银行支付低利率便毫无顾忌,这就为制造业提供了廉价融资,为一场热火朝天的投资狂欢作好铺垫。

深圳的华丽变身就是最好的例子:1979年时的深圳还只是一个小渔村,而到了2011年,这座城市已成为一个1,400万人口、坐拥全球第四大港口的大都市。深圳为何发展如此神速?它的交通、电力设施、工厂和生产线的建设有低利率资本作为后盾;而人民币低估和劳动力廉价等有利条件更是使深圳企业在与外国同行的竞争中占据价格优势。

话虽如此,中国操控人民币汇率以及压低利率并非没有代价。廉价资本已导致工业领域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产生泡沫。在实现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继续管控汇率的结果就是累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如今,中国面对3.04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已无从选择,只能让其作为一种折价贷款回流到美国。

中国严格的限制政策最初出现松动是在2009年7月,当时政府制定了允许进出口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的计划。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是为了降低中国进出口交易的结算成本、防范2008年底时美元贸易融资供不应求带来的冲击,同时也是展示这个新兴经济大国日益崛起的经济实力。

到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升至550亿美元,占当季贸易结算总量的7%。截至今年4月底,香港银行系统人民币存款激增至人民币5,110亿元(合790亿美元),较2009年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刚刚推出时高出约九倍。

对于资金外流的限制也有所放松。5月份,上海市政府宣布了允许居民个人赴海外投资的计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