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专家质疑汉兰达2.7L存设计缺陷 车主仍苦等结果

(2010-01-12 09:32:45)
标签:

汽车

suv

专家质疑

丰田

汉兰达

中国

杂谈

分类: 杂帖
 汉兰达“爬坡门”事件从最早的经销商现身说法到汉兰达成功爬坡视频上网,再到某专家表态称汉兰达爬不上30°坡很正常,然后又传出丰田副总回应正在调查汉兰达事件,这些来自丰田的声音,和网友的激烈声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丰田连日来的“迷魂阵”已经激发起广大网友的集体维权意识。除主流媒体集体失声之外,汉兰达爬坡事件在爱卡、汽车之家论坛、SUV中国、越野e族、汽车天地等专业网站均有大量报道,网友对其事态发展进行了持续关注,如今百度搜索“爬坡门”,收录内容已达8万多条。

  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爬坡门事件发生后,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SUV市场研究首席专家、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帖福详表示汉兰达爬不上去30度坡是非常正常的。此话并不错,但实际上并没有说到点子上,因为坡度根本没到30度。

  汽车天地曾到过爬坡门的事发地点——温州永嘉瓯北塘头山的小山坡,坡度并非传说中的30度,另外路面情况良好,地面附着力系数正常,并非极端越野环境。

  为了找到爬坡门事件可能的原因,我们咨询了北京林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教授鲍际平,他是国内汽车召回问题研究的专家。他在看过现场爬坡视频及了解到的现场情况后,明确指出:该车轴荷设计存在较大缺陷,前轮轴荷太轻,导致轮胎抓地力不足,其不是爬不上30°坡的问题,视频显示其坡度不超过10°,其越野性能表现完全没有达到SUV的要求,并由此怀疑该车在国内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测程序。

  爬坡门背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鲍教授还同时指出,就爬坡表现来看,汉兰达2.7L车型还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爬坡抓地力太差超出用户一般的预期,可能引发意外;另外该车高速行驶时,会造成前轮发飘,容易发生转向失控和前轮滑转情况,影响行车稳定性;同时该车的动力性还直接表现在其最高车速和加速能力方面均存在问题,也间接影响到高速下的燃油经济性。

  这一观点和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纪威此前发表的看法不谋而合。纪威在接受《中国质量报》采访时表示汉兰达爬不上坡的可能原因包括车身设计、驱动形式、重心问题等方面。但从倒车可以上坡的事实来看,2.7L的发动机明显不存在动力问题,主要问题还在于重心靠后。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汉兰达2.7L前置前驱车型的《车辆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配置备案表》显得至关重要。

  爬坡门问题解决方法

  对于车主关心的解决方式这一问题,鲍教授明确表示有两种办法:其一是将前轮后移,提高驱动轮轴荷;其二是前驱改成后驱或恢复原四驱设计;对于此车采用高抓地力的越野轮胎来说,只能稍有改善,但其作用不大。而最紧要的广汽丰田应在售前向客户明示其产品性能(主要包括最高时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等),实行公平交易,如果在隐瞒汽车真实性能下卖给客户的产品,造成客户的损失,厂家应做出必要的补偿。

  比较棘手的是,丰田并没有把“爬不了坡”当成一个问题,也不承认存在不公平交易!而这两种解决办法目前都只有厂家具有实力来操作。

  网友理性维权,目前仍在苦等结果

  我们了解到车主在寻求经销商解决问题未果的情况下,陆续向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网站提交了《申诉书》。不过和国家质检总局客服承诺的半天给予答复的说法有所不同的是,车主说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还没有专家和其联系。

  因为可能存在网络问题,建议网友参考下面的提示:车主提交投诉的方式有多种:一是通过中国汽车召回网的“在线投诉”;二是通过投诉电话010-65537365;三是通过投诉邮箱提交。如果您在投诉后一直没有得到厂家回复,建议您再通过本网“在线投诉”提交一次。

  爬坡门,丰田请予以重视!

  与日、美的汽车召回制度及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不同,对产品质量问题,我国更多的是由专门的行政部门直接监督、检查、处理和处罚,侧重于用行政方式调整市场关系,而对法律空白处未给予重视。

  从2004年10月推出的《汽车缺陷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来看,其第二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判断汽车产品的缺陷包括以下原则:

  (一)经检验机构检验安全性能存在不符合有关汽车安全的技术法规和国家标准的;

  (二)因设计、制造上的缺陷已给车主或他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

  (三)虽未造成车主或他人人身、财产损害,但经检测、实验和论证,在特定条件下缺陷仍可能引发人身或财产损害的。

  从上面专家的论证来看,汉兰达2.7L车型可能符合三条规定。如果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介入调查汉兰达设计问题,将有可能对丰田采取强制召回的措施。

  按目前市场销售的汉兰达情况来看,汉兰达所涉及的销售额将超过60亿。!不过和世界第一品牌的形象相比,60亿并非丰田承受不起的数字。

  逃避不是办法 诚信最重要

  在2009年3月份凯美瑞“刹车门”事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报导过丰田涉嫌瞒报零部件产品缺陷,虽然最终以 “市场服务活动”(2009年3月3日至2009年9月17日)的名义,免费为259119台凯美瑞轿车更换了真空助力泵皮膜,但因为不是强制召回,还是有很多车主未享受到免费服务而自费更换了皮膜。而今天的汉兰达事件,在专家和网友的一片质疑声中,丰田一直不予正面回应。

  纵观世界汽车发展史,信任危机对于一个汽车企业往往是致命性的,2004年发生在三菱汽车身上的隐瞒缺陷案例就是一个明证。从1992年到1998年,三菱隐瞒了155起质量问题,涉及到17款车型,一共16.37万辆汽车存在设计缺陷和生产质量问题。最后三菱前总经理河添克彦及其他高层都受到了法律制裁,三菱汽车遭到日本、美国市场封杀。虽然距离2004年已经过去5年,但是三菱汽车依然在国内市场表现疲软,月销量数据徘徊于主流品牌之外。

  如果确如丰田所言,汉兰达是一款城市SUV车,是针对中国人特定需求开发出来的一款车,但据专家的分析,丰田汉兰达即使采用前置前驱的模式,仍然可以在车型设计之初将轴荷分配得更加合理从而使其具备正常爬坡性能。按照正常的逻辑,在固定的成本之下,只有当性能和其他需求出现矛盾时,才有必要牺牲性能,而当两者不存在矛盾时,为什么要牺牲性能?

原帖地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