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DPE多空双方分歧加大
(2009-07-28 07:15: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行情评述 |
笔者认为,国内LLDPE期货市场尽管仍有进一步上行的动力,但在中期可能会陷入高位振荡的态势之中,后期出现滞涨甚至回落调整走势的可能性很大。至少宏观经济层面已显露出国内政策不希望价格涨得过高,近日,央行下半年货币政策微调的思路正式公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似乎意味着货币信贷将有所收缩。在消化了金融危机的强势冲击之后,“防通胀”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政策信号释放的背景是,包括铜、铝、锌、天胶、塑料等国内很多商品期货在内的价格不断创出反弹新高。比如,近一个月,沪胶指数最大涨幅18%,沪锌指数最大涨幅10%以上;国内证券市场股指不断攀高,新股接连发行,A股指数连续上行10个月,幅度已翻番。这些情况都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国内去库存化过程出现的,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一过程仍未彻底完成。产量不断扩大与消费增速缓慢是这一过程的典型特点,因而在上半年国内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所产生的副作用下,流动性过剩导致市场出现目前状况。
数据显示,2009年6月我国塑料总进口71.15万吨,较上月增加13.28万吨,增幅22.71%。以塑料为代表的基础化工产品目前价格确实与行业成本接近,但同时应注意到,在2004—2008年间,由于基础化工产能的扩张,价格心理预期的提前释放与实质需求的拉动刺激存在合理衔接的必要。毕竟7、8月份是塑料的传统消费旺季,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产销两旺的局面,行情去原油化比较明显,石化厂家10000元/吨附近的主流报价未能吸引下游的采购囤货热情,商家反而以积极出货为主,现货市场价格多在9900—10200元/吨,各区域价格差异水平较小,但都较期货有一定程度的贴水。与2008年11月—2009年5月的期现价格关系比较我们发现,走势初期的一个特点是期货价格水平明显弱于现货价格,并且始终处于一个主动在现货价格水平之下寻找庇护的态势,行情回暖之后才出现期货拉动现货的情况。目前为期货高升水交易,这种基差的反复在空间上暗示出期货价格的发现过程基本上宣告一段落,动能逐渐减弱。
由此可见,目前LLDPE的市场走势只有与经济规律和行业周期保持同步才更加健康,因此后期出现调整也有其合理性。不可否认,宏观经济及需求状况仍是LLDPE期价走势的决定性因素,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方面的变化随时调整交易策略。(文章来源:和讯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