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月底,操作告一段落的时候把4月份以来的操作提示发上来与大家共勉

当时我一直等到美国报告出台,因为考虑到之前的下跌对于利空已经有所消化,而且就算出台8000万的实际播种面积比预想的高了5%而已,基本上做多已经没有危险了,因此建议留多单隔夜,果然不负期望。

在大豆的带领下,大宗商品多头趋势逐渐显现,但是考虑到风险性就没有建议投资者关注有色金属,挣可以看得懂的钱,看不明白的趋势走的再好这个钱也不去求。

随着反弹的延续,有很多投资者问我是否可以进场放空,都被我当回去了,趋势改变了那么我们的思路也必须改变否则市场可不管你的思路是什么,毕竟市场的走势并不会随着谁的意志转移。

等待平仓其实下单就是那一瞬间的事情,期货操作最多的是等待,等待开仓、等待。。。。。。

短期的政策只能短期影响一下走势,对于趋势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盈利当中不忘风险,毕竟两者唇齿相依,随时都会阴阳互换,及时获利离场不失一个好的策略,正所谓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在风险市场上博弈,风险要时刻牢记在心

这一天豆粕走出了跳水一般的行情,给了建立多单一个机会

玉米1001多头确立,操作要不得丝毫的犹豫,逢低建立多单是必须的走势

大豆的获利逐渐兑现,从3230点附近到3550点,基本上300的盈利是有了。其它品种必然伴随大豆的走弱而走弱,逢高了结掉获利的多单是聪明的选择。

在发现1001合约走强的同时0909合约在走弱,这不是给了一个绝佳的套利机会吗?日内两者的差价一度为0,在建立1001多单的同时建立0909合约的空单,可以无形中降低风险,但是持仓比例也可以稍有放大

该收手的时候要收手,忙了一阵子了,也该休息休息了
以下转自范老师观点:
宏观经济方面:
上周出了一季度的宏观数据,GDP增长率是6.1%,去年四季度是6.8%,总体来看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目前处于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相互影响的阶段。前段时间我们对宏观经济有过这样的判断,第一,中国的经济既不是“速胜论”,也不是“亡国论”,而是“持久战”。另外,短期拉动和长期需求启动两个方面“双启动”。现在看到更多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带来商品市场的一轮反弹行情,时间比较长,幅度也比较大。但从整体需求状况,特别是外部市场来看,从“广交会”和出口情况观察,目前整体需求不振,压力比较大。可以说,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对于中国来说,完全摆脱外部市场是不可能的,但中国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整和优化结构,建立长效机制,对外部的依赖尽可能少一点。从一季度6.1的数据来看,全年要实现8%的目标,后面三个季度GDP增长最好是7、8、9,平均一下,刚好接近8%,这是比较乐观的,看通过努力是否能达到。长期来看,我觉得现在是夯实底部阶段,但季节性震荡,阶段性反复,对于期货的精确化交易而言,是值得认真对待的,也许对于非保证金交易的品种会好一些,如一些现货,如股票,但长期投资和把握节奏并不是矛盾的,所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内涵与此相似。
商品市场:
从商品来说,我们前期基本上认为上半年将维持季节性宽幅震荡行情。一个因素是从技术上市场超跌以后存在内在反弹要求;另外一个因素是政府的刺激计划和相关政策。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促成了这一轮反弹行情。但运行到下一阶段,当价格反弹到一定高度,前面两个因素无法继续支撑价格而出现衰竭的时候,这是我们需要提防的。就油脂油料来看,上半年的大豆价格我们年初就把它定在700-1100美分的范围内季节性波动,目前CBOT大豆价格已经到了价格区间的上沿附近,上周五大豆最高冲到了1073美分,到了这个位置,我们的操作需要谨慎。在这样一个敏感的价格附近,我们怎么看待?目前正处于北半球大豆的播种前期,玉米正在播种,从产区现在的天气情况来看总体比较有利于播种,玉米相对来说比较弱,大豆相对较强。另外大豆合约整体呈近强远弱格局,这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中国旺盛的进口需求,另一个是南美大豆的减产和出口不畅,尤其是阿根廷的大豆产量被调减至3700万吨。大豆到1100美分这个位置比较两难,要知道,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而价格反过来也会影响供求。如果大豆继续上涨,突破1100美分,那么必然会刺激大豆的种植,3月30日USDA报告把种植面积定在7600万英亩,低于市场平均预期7900万英亩,那么很可能后期种植面积重新调到7900-8000万英亩,至少继续上涨的话,这种可能性会加大。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前期说过,一般到7月份会出现季节性高点,5、6月份仍处于天气行情之中,震荡会加剧。7月份以后北半球的季节性压力会出现。
交易上,我们上周末建议大家进入做多的谨慎状态,如市场掉头,可以设立技术防御实现获利止赢。现在价格部位处于区间高端,天时地利人和,地利已不如前期,天时对播种也没有重大影响,值得重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