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星小小说《爱心墙》入选河北省衡水市2018届高三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文学作品 |
分类: 发表记录 |
河北省衡水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卷
爱心墙
万吉星
小王感到有些失落,他抬腿上了楼,敲了敲楼上邻居家的门。
里面探出来一颗男人的脑袋,粗声粗气地问道:“你找谁?”小王忙将手里的篮子往面前送了送,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男人一愣,打量一下小王,又看了看篮子里的鸡蛋:“谢谢,不用了,我们家冰箱里还有很多。”说完便“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第二天天一亮,单元门前的空墙上出现一张手写的纸条:“各位邻居,我们刚搬到这个小区,孩子太小晚上吵闹,影响了大家的休息,深表歉意,感谢大家这些天来对我们以及孩子的理解和包容,在此真诚地感谢大家!”在小纸条的最后,还印上了孩子的小脚印。
这个小区出名了!这面墙出名了!居委会主任来了,办事处主任来了,区长来了,市长也来了……
(有删节)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描写了一个老旧小区乱糟糟的生活环境,为人物活动设置了场景,引起并衬托了下文所写的邻居之间冷漠的人际关系。
B. 新搬来的小王两口子对邻居间冷漠的关系感到疑惑和不舒服,家里鸡蛋快放坏了,想趁给大家送鸡蛋的机会拉近一下人际关系。
C. 小说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及比喻、比拟、对比的运用,洋溢生活气息,生动鲜活地表现出邻居关系的变化。
D. 小王夫妻和邻居之间发生的故事令人感动又引人深思,表现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朴素的生活道理。
5. 以小王两口子给邻居送鸡蛋为开端,邻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出现由“冷”到“热”的变化的?请联系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6. 小说以这个小区出名了、各级领导纷纷前来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4. B
6. 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表现出邻里间最终消除隔阂的故事所引起的社会反应。扩展了作品的表现空间(深化主题、提升格调):使作品表现范围由邻里和谐扩大到社会和谐。增强表达效果:结尾水到渠成,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B项,在送鸡蛋之前,“小王两口子对邻居间冷漠的关系感到疑惑和不舒服”于原文无据。故本题选B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以小王两口子给邻居送鸡蛋为开端,邻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出现由‘冷’到‘热’的变化的?请联系相关内容简要说明。”本题考查欣赏作品情节结构和主题的安排。月的小说,结合情节的相关内容分析,回答时要先回答出邻里关系的冷漠的原因及作用,再答出通过哪件事改变了邻里之间的关系——由冷漠、隔阂变得热情、和谐的。小说情节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小王给邻居送鸡蛋,邻居们的反应是这样的:文中说“门内沉默了几秒钟,传来一个女人冷冰冰的声音:‘谢谢,不用了,我们家都不喜欢吃鸡蛋。’话音一落,便有脚步声渐渐远去。”“里面探出来一颗男人的脑袋,粗声粗气地问道:‘你找谁?’……男人一愣,打量一下小王,又看了看篮子里的鸡蛋:‘谢谢,不用了,我们家冰箱里还有很多。’说完便‘’”的一声关上了门。”邻居不清楚小王的用意,出于对别人的提防,态度极为反感、冷淡。第二件事是小王两口子因孩子吵闹打搅了邻居们的休息,从而写了字条道歉的事情。这件事是小说情节的转折点,邻居们的态度再逐渐转变,这从小说中邻居们的每一张字条可以看出他们的关系由先前的“冷”逐渐变“热”。而最后一天,“在那面贴了无数张爱心小纸条的墙上,又多了这样一张小纸条:‘我们在这个小区住了很多年了,大家都不认识,中秋节快到了,我们就在院子里搞一次联欢吧!’”中秋节的晚上,“爽朗的笑声打破了小区原来的死气沉沉。”这样小说最终完成了邻居之间的关系由“冷”到“热”的变化的整个过程。回答本题时,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抓住“冷”变“热”的原因,分点回答即可。
【6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小说以这个小区出名了、各级领导纷纷前来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结尾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认真阅读,梳理文章内容,回答有关“艺术效果”的题目,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首先要答出小说结尾的本身的作用,比如本结尾交代了故事的结果:表现出邻里间最终消除隔阂的故事所引起的社会反应。此外,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以及艺术效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本题可从结尾本身、主旨和读者的角度分三点回答。
【点睛】小说阅读结尾题出题格式:1.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2.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小说结尾分析答题角:1.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 基调一致。2.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3.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4.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