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邹其西:培养用户习惯是推动手机支付业发展的关键

(2011-04-11 15:52:19)
标签:

杂谈

                                                                      独家供稿:移动Labs

  随着手机市场规模的膨胀及智能化手机不断的普及,手机支付市场的前景也越来越明朗,三大运营商也纷纷在这个领域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当然,面对如此大的手机支付市场,谁都想在这个蓝海中独占鳌头,但从目前三家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来看好像都不理想,那么问题出在哪里?谁将会打破手机支付业的壁垒成为领航者?毫无疑问从手机用户数量上来看非中国移动莫属,也可以说中国移动将是推动手机支付业发展的最佳推手。

  手机支付应用非常广泛,也非常方便,如果让我选择支付途径,我会首选手机支付,因为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让你随时随地支付你的费用。2010年三大运营商对手机支付业务的推广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移动推出的手机钱包业务也真正让用户兴奋了一回,这个应用的确很实用特别是对于小额支付之方面,但通过一年的发展和用户使用情况来看手机钱包业务的发展可以说是没什么起色,究其原因无非以下三点:一是产业链没有形成,市场上支付氛围不强;二是安全问题,用户对这个业务仍有顾虑;三是习惯问题,用户没有使用手机支付的习惯。前面两点无非是投资和技术层面上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商家眼光的转变,市场支付氛围及安全问题将不在是问题,而第三点则是用户使用习惯的问题,可以说这是手机支付业务得不到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对推动手机支付业务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习惯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必定会产生持续不断的个人行为,就像你习惯了抽烟,没烟的时候你总会不由自主的去商店买烟,而这种行为又会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目前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随身携带手机也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习惯,也许你早上出门会忘记带钱包,但你一定会记得带手机,也就是这种习惯让手机支付业的发展更加现实和应用更加广泛,虽然手机支付业务发展还比较艰难,但强劲的市场需求注定了手机支付业务将成为除信用卡外最有潜力的支付手段。当前之所以流行的信用卡支付方式,其一是给用户带来了便捷的生活方式,购物不用带现金,经过长期的使用已经习惯了这种支付方式;其二是信用卡支付的产业链已形成,很多地方都可以方便的使用。当然信用卡的流行也不是一推出就被用户所接纳的,也是通过对用户长期慢慢的培养才达到了今天的规模的。所以说一种新兴的应用要想得到市场的认可就必须从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开始。

  习惯不仅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且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未来,其实一个市场的未来也是由人的习惯决定的。中国移动有5亿多用户,就是因这5亿多用户有打电话的需求和习惯才成就了中国移动的在通信业的领先地位。今天,手机支付业务也是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更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只是人们因使用习惯及其它原因对使用手机支付有一定的顾虑。所以说只要正确的去引导慢慢的培养让用户正真感受到手机支付业务能为其带来切实方便和实惠,让用户充份看到手机支付的最大优势,相信用户会尝试改变目前的支付习惯的。当然培养用户习惯的同时也要不断完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保证手机支付业务能最大化的被使用。因此,可以说用户的使用习惯决定着手机支付市场的未来。

  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反复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才能达到习惯的效果。目前不仅是要培养用户使用手机支付的习惯,而且要改变其原有的支付习惯,这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当然只要找对方法事情总会解决。要想培养并改变用户使用手机支付的习惯,首先得从用户的角度去看问题,找到用户对使用支付业务的顾虑是什么,为用户量身定做特色支付业务;其次是要明确手机支付能给用户带来哪些益处,让用户有所感知;再次是要完善手机支付相关的产业链,从技术层面解决用户顾虑最大的安全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相信依托移动用户上的优势,中国移动必定会成为手机支付领域的领航者。

  总之,用户的习惯决定着手机支付市场的发展,因此,培养用户使用手机支付习惯是当务之急,是推动手机支付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邹其西发表在移动Labs的原文链接: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85104_84541

相关博文:
我不需要手机支付业务的三个理由     
互动娱乐行业对手机支付的期待
相关知识点:
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
移动手机支付业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