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牧野:用“心”织“网”,降低客户离网率

(2010-11-16 17:04:12)
标签:

客户

网络

it

 

独家供稿:移动Labs   

客户离网率一直以来都是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也曾经想方设法去降低它,尽管如此,目前世界各大运营商的客户离网率仍居高不下,据泰尔网相关统计数据,各运营商每月离网客户占客户总量的比例在2%以上,则年流失客户占比达25%以上。

    举例来说,假如一个省级运营商的客户为4000万,25%,则意味着一年所流失的客户总量达到1000万之巨。运营商发展用户1000万,所花费的成本粗略分析一下:

    一次代办佣金。假如按照每户30元计算,则该笔费用达到30*1000万,即3亿元。

    SIM制卡费。SIM卡制卡费的成本,尚未知,粗略按10元/张估算,则达到1亿元。

    号码占用及管理分摊。通信运营商号码占用、号码规划、扩容所需固定费用,涉及到的网络设备投入、BOSS系统扩容、销号冷冻处理投入费用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且远远超过第一项、第二项费用。

    从以上粗略的分析中发现,25%的年流失率,对一个4000万客户规模的运营商,每年所造成的损失至少将达10亿元。

    特别说明的是,这里分析的前提是所流失的客户仍使用该运营商的其他号码,如果这些客户流入到竞争对手,所带来的损失就远不止以上所分析的10亿元,还应包括客户的话费收入损失。

    按照ARPU为70元计算,年贡献收入为840元,1000万用户话费总收入将达44亿元(按流失当月计算总计收入),因此,1000万客户离网,对运营商造成的直接损失将在10-54亿元。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深入研究客户离网意义十分重大且尤为必要,下面对客户离网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首先从运营商自身角度分析,新入网促销活动成为老客户离网的重要催化剂。运营商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对新增市场的争夺异常激烈。优惠幅度异常、名目繁多的新入网营销政策,几乎在每个地方都成为营销的热点,而这些政策极少数考虑对老客户离网的门槛,这无疑对客户离网加入了催化剂。例如,免SIM卡费、入网赠送话费、入网送礼品等一系列的促销活动,不仅仅只吸引新增客户,同时对号码重要程度相对较低的老客户群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此外,运营商自身的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及网络质量也是造成客户流失的重要因素。

    其次从运营商众多的社会渠道分析,渠道佣金政策也是老客户离网的重要加速器。社会渠道的终极目标是盈利,它做工作的唯一出发点是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它对运营商的渠道佣金政策进行全面的剖析,发展用户仍是社会渠道的主要盈利点,为此它将想法设法发展新用户,当然新用户就不能排除老用户的可能,这也给客户离网埋下了伏笔和隐患。

    第三从竞争对手角度分析,竞争对手的互相抢夺是老客户频繁流动的重要驱动力。08年电信重组,正式宣告移动通信市场三足鼎立局面初步建立,相互之间的用户抢夺进入白热化阶段。相对而言,南方电信、北方联通对中国移动的用户抢夺更为激烈,这主要表现在集团客户市场,电信、联通依靠良好的人脉资源以及固、移捆绑等策略对中国移动的客户市场进行蚕食。

    最后从客户自身角度分析,客户频繁流动、手机丢失等客观因素也是离网不可忽视的原因。客观而言,没有人会在外部环境非常好的情况下主动离网。首先出自于对号码的依赖,其次也不希望自寻麻烦,因此,客户自身角度而言,离网都是迫于无奈。如工作调动、学习毕业后离开等异地流动,手机丢失,而补卡无望,手机欠费停机等客观原因。

    综上所述,客户离网原因纷繁复杂,绝不是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所能避免的。客观来讲,客户离网是必然的,关键在于客户离网率的控制。着眼细处,多措并举,预防为先,疏堵结合,从源头出发,控制客户离网率。

    一是内外兼修,妥善处理新增市场与存量市场二者之间的关系。新增市场固然重要,但在制定入网政策的时候,必须兼顾考虑对老客户市场的冲击及影响。在SIM 卡卡费的收取上,可以考虑与竞争对手谈判,采取竞合策略,达成一致,共同构筑客户离网的屏障。此外,可以适当加强对稳定存量市场的投入,深入分析客户离网损失及客户关怀投入之间的差距,因地制宜制定存量市场留存政策,如在新入网政策推出的同时,考虑投放一定的留存活动,避免简单粗放的新入网营销政策。

    二是加强对社会渠道监控和管理,降低风险。认真排查社会渠道的佣金政策,及时监察、审计异常信息,堵住佣金政策可能存在的不足或漏洞。同时,制定社会渠道违规劝客户弃卡换号的处罚政策,设立举报监督电话,并在社会渠道公示,让客户参与监督,对代办商出现的违规行为,客户可以举报。可以考虑以“奖代罚”,对未出现违规情况的进行一定的奖励,同时,对出现违规的渠道按制度进行处罚,同时加强第三方抽测及监督,“系统监测、管理手段”双管齐下进行科学管控。

    三是以提升客户价值为出发点,创新产品,增强客户粘性。面对竞争对手的抢夺,一方面时刻关注、加强防范、积极应对,在第一时间对竞争对手的抢夺行为进行化解;更为重要的是在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尤其是在集团客户市场,深入分析集团客户的业务需求,联合相关产业链共同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进行深度合作,增强客户的粘性,避免单一的简单通信服务提供。

    四是从细处着手,优化、改善服务流程。针对客户流动的特征,设计合理套餐,如“漫游城市个性化产品”,同时,审慎对待之前制定的补卡流程及政策,客观评价政策风险与客户实际需求,从客户角度出发,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优化、改善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客户流失。

    客户离网控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课题,涉及到运营商的网络、服务、产品、品牌、渠道、流程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只言片语就能化解的,它需要运营商坚持不懈的奋斗和努力,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期待。

李牧野发表在移动LABS的原文链接: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9263_71091

相关博文:
移动互联网,“山寨”为王
无线支付联盟,运营商的凤凰涅槃

相关资讯:

抢夺用户数据 Facebook推电邮服务宣战Gmail
联通推iPhone 4后重要机型:定制诺基亚C7上市

Verizon希望引入Windows Phone 7新产品

百度将推出Android手机地图客户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