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宝平:Mobile Widget推动手机应用生产力进步

标签:
杂谈 |
Widget一词已被广泛适用于手机产品中,但事实上目前业界的Widget产品技术路线迥异,不可一概而论。
为了确保理解一致,这里提到的移动微技专指:
Mobile Widget(移动微技):用标准Web语言编写的、独立(standalone)运行的手机应用。
随着手机(特别是智能终端)的普及,用户对手机应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一直以来,手机应用开发只有专业程序员才搞的定。由于不同平台对程序员有不同的要求(开发语言、开发工具、流程等),开发一款优秀的应用的成本较高,也正因为如此,大多应用都大众需求。
简而言之:手机应用的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需求。
Mobile Widget技术的出现,将大大推动手机应用生产力的进步,快速增加手机应用的数量和种类,理由如下:
1)生产工人众多:Mobile
Widget开发采用标准Web语言,因此Web/网页程序员均可快速上手,而网页程序员的数量相对于传统SYMBIAN/WINDOWS
MOBILE甚至JAVA程序员,要多得多。
2)生产资料丰富:互联网是一座巨大的宝藏,各种网站上无数的Web小应用可快速移植成Mobile
Widget应用。
3)生产效率提高:a.Web脚本编程相对传统手机应用编程要相对简单。b.移动微技可跨平台运行,像BAE等产品还支持应用UI自适应,大大减少终端适配成本。c.可视化应用开发工具、在线DIY工具等先进生产工具的涌现
总而言之:Mobile Widget对手机应用生产力的影响可参照蒸汽机/机器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_^
Mobile Widget能实现传统的工具软件,休闲游戏,也适合作为数字内容的载体,在线服务的入口。因此,在信息时代广阔天地里,Mobile Widget大有可为。
Mobile
Widget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统一的技术标准,更多的终端支持,开发工具,开发者社区,这样才可能吸引开发者开发更为精彩、丰富的应用,从而吸引用户。
以中国移动为例,中国移动是全球最早开展Mobile Widget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商用的运营商之一。
中国移动BAE团队一直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以BAE引擎为基础,以JIL Widget为载体的新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环境。
1)技术规范:与Vodafone、Verizon、Softbank等国际运营商共同制定JIL
Widget标准。
2)Widget引擎:
3)应用开发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产工具必不可少。
4)开发者社区:
5)引擎兼容性计划:为确保应用在不同JIL Widget引擎的兼容性,提出并实现第三方引擎兼容性计划测试。JIL Widget引擎均需通过该计划测试。
Mobile Widget特别是JIL Widget相关工作得到了业界认可,2010年,由24家运营商(包括JIL的四个成员在内,拥有30亿用户)发起成立WAC(Wholesale Applications Community)组织,将在JIL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共同推进Mobile Widget的产业化。目前WAC已采用JIL 1.2.2规范的子集作为WAC 1.0规范,并对外发布。
Mobile
Widget是一种新的应用形式,生态环境的成熟还需要时间和业界共同努力。因此,“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但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附名词解释:
Mobile Widget(移动微技):用标准Web语言编写的、独立(standalone)运行的手机应用。
JIL Widget:遵循JIL的Mobile Widget应用。
BAE(Browser based Application Engine):中国移动的终端中间件产品,支持JIL
Wiget应用运行。
---------
show一下我手机上的几个JIL Widget应用,作为本文的插图。
开心偷菜,沙滩五子棋,打地鼠,同时支持MSN/YAHOO通/ICQ等5种IM应用,电子书阅读器、移动微网管等都是我的最爱。
BAE音乐播放器、酷酷的日历等都很稀饭。
(中国移动研究院 BAE团队 程宝平 )
程平宝发表在移动LABS上的全文: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287_69615
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