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业市场观察:国内云计算产业仍需要三年培育期

(2010-05-26 19:09:41)
标签:

电信

产业市场

谷歌

互联网模式

商业策略

亚马逊

it

  独家供稿:移动labs

    云计算作为一项商业服务是在美国土生土长,那里有他自然生长的土壤:充分的竞争压力和成本约束,领先的IT信息化程度和意识,互联网的高度普及,先进的技术,以及在整条产业链上都存在具有领先实力的大公司。无论是谷歌、亚马逊、微软、Salesforce,还是IBM,VMware,都具有深厚的技术和业务积累。因此,当计算能力当做一种产品通过互联网模式问世后,需求迅速被激发了。

产业市场观察:国内云计算产业仍需要三年培育期



  而在国内,在一些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方面还有一些欠缺。

  首先,在需求方面,市场培育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国内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和依靠程度低于国外企业,对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接受程度仍然较低。但可喜的是,云计算服务的认知度近一年在国内有大幅上升,在对120家企业IT负责人的采访中,知晓率已经接近90%,但认可度比较低,只有不到5%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接受云计算托管模式。绝大多数表示会观察2-3年,在看到成熟、成功案例后再认真考虑。

  其次,在供给方面,目前国内的云服务商在内容和模式上主要以模仿为主,在成本上也并不具有优势,产业链之间的配合很少,营销模式较为粗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云计算的托管和按需付费理念会对原产业利益造成冲击,许多传统优势厂商,如传统大型软件商对云计算的SaaS服务模式呈现矛盾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云计算的发展。

  第三,云计算是以大为美的行业,规模越大,其提供服务的能力越强,成本越低。同时需要服务提供商具有良好的信用。而国内缺少谷歌、亚马逊这样的产业角色。可能具备条件的参与者是运营商,国内云计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将取决于他们的投入和推动程度。但国内运营商在技术、业务和商业策略方面的成熟可能仍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最后,在政府推动方面,国内更多的还处于个别地方政府的试验性尝试,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着手国家层面的扶持计划和项目,如美国联邦的cloud storefront,英国G-Cloud项目,日本KasumigasekiCloud,韩国Pilot Project等,有力推动了云计算产业化进程。而国内还没有出台一个类似的计划。

  无论从技术发展、用户教育、商业模式还是产业链成熟度来看,云计算在国内的真正爆发仍需要等待2-3年的时间。

产业市场观察发布在移动labs官网上的原文:  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1475_54731
随机博文推荐:
云计算对运营商的价值
中国电信C+W策略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