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献给移动互联网的枪炮与玫瑰

(2009-09-03 16:03:30)
标签:

马语者

移动互联网

网民

枪炮

玫瑰

杂谈

独家供稿:移动Labs网站

    互联网的盛世与危言
   
    令人无语令我犹豫的数字。引自《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从这些数字的背后,我看到一个无比巨大的群落,正在悄悄地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网民,当如此巨大的人群在互联网上行走,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的力量。不管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民俗的、道德的,所有的试图加载在这个群体上的力量,突然变成了微不足道、分崩离析,每个人都在基于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价值观观察着世界,也同时被观察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传达自己的声音,甚至成为最终自己都难以控制的狂流,而也许与本意都相距甚远。
    手机终于向互联网开放了。从原本仅仅在电信网络内部访问资源,到通过网关冲冲撞撞地进入互联网,最后一道屏障也被冲破。是的,这是迟早的事情;唯一让我感到担忧的事,我们实际上没有准备好;互联网固然有其优势,但是那些所谓的优点完全不可控制,完全取决于网民自身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如果我们都没有选择善良,那些客观存在的善良,也不过是供奉在高塔中的舍利子,看似光华,却对实际社会没有任何意义。唯一善意的可能来自于政府、媒体和那些从业者的自省。如果利用设备的控制权、民意的引导权甚至是内容的筛选权,将那些无良封杀在起始,提高散布谣言的个人社会成本,也许互联网还有救。在这个阶段,手机作为接入互联网的手段、进一步变成互联网内容的发布来源,也才有了隔离无良的最好基础。
    可是这基本不可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海量的信息不断发生,但过滤的机制尚未形成;人民大众的创造力又非凡无比,任何可能的藩篱都不成为问题,都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媒体们唯利是图,开始的社会责任逐渐被现实的存活压力挤压,开始响应那些最有点击率的负面新闻,甚至正面的东西也会有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奇怪命题;政府们很苦恼,一边是崇尚真善美和强化监管的意愿,一边是来自国内国外的各种压力,一边是远远不足的政策、资金和技术手段。所以我很悲观。这种普遍的互联网伦理的未建立,最终会回归到一种无所适从的混乱,最终会吞噬所有的灵魂、或者被我所放弃。
    互联网的存在和现状,实际上是其天然的特点而命定的路途,因为互联网仅仅是一群道德可能高尚的技术专家的作品,然而却成了社会的形态;当一种技术被利用,其带来的社会作用就取决于应用者本身的道德水准。就像那些摆在超市的菜刀,你永远都无法看着购买者的眼睛,猜透到底是做饭还是砍人。移动互联网生发于互联网,却又不同于互联网,在那些已经具备的技术条件下,我隐隐看到可能改变传统互联网的东西,虽然那些仅仅是一种可能,也极为可能被各种其他的力量扭曲得变了模样。
    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组成部分,就像统计数据所言,3.38亿双眼睛、3.38亿个头脑;如果我们都向一个可能努力,将摧毁所有的东西,可能是善良、也可能是罪恶。互联网和社会一样,是一个复杂系统;每个主体些许的力量,可能就会变成巨大的反应,正如那个著名的蝴蝶效应。这灰色的秩序,要怎么看待,要怎么对待,要做什么等待?为什么互联网会变成今天这样?到底是什么基因和肌理,铸造了这个力大无穷的怪兽?

    见后文。枪炮与玫瑰:献给移动互联网(二):互联网恶之源。

【以下摘自《第24次。。。》】

  • 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半年增长率为13.4%,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 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2亿人,占网民总体的94.3%。虽然中国的宽带普及率很高,但是宽带接入速度远远落后于互联网发达国家。
  •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5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45.9%,半年内手机网民增长超过3700万。目前的手机网民中,28%的人表示未来半年有使用3G手机上网的意愿;目前尚没有使用手机上网的手机用户中,7.25%的人表示未来半年可能使用3G手机上网的意愿。
  • 农村网民规模达到9565万人,其中14.8%在过去半年内访问过农村、农业类网站。网民中农林牧渔劳动者使用农村、农业类网站的比例为42.7%。
  • 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增速放缓。IP地址、国际出口带宽、网站数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2008年,域名数出现小幅下滑,但是域名中开通网站的比例明显提升。
  • 中国网民中有 82.4%的网民在最常用的电脑中安装了安全软件。尽管如此,中国的网络安全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半年内有1.95亿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病毒和木马的攻击,1.1亿网民遇到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的问题。
  • 网民在网络娱乐、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上使用率较高,除论坛/BBS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均在50%以上,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使用率相对较低。
    • 网络娱乐类应用在高速增长后趋于稳定,各细分应用的使用率增长不一。半年内网络游戏新增用户3000万人,使用率为64.2%,提升了1.4个百分点。网络音乐应用排名仍保持第一,用户半年内增幅16.1%,使用率增加了1.8个百分点。网络视频用户半年内增长10%,用户规模继续增长的情况下,普及率降低 1.9个百分点。 
    • 信息获取类网络应用使用率上升。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占比分别为69.4%和78.7%,较2008年末增加1.4和0.2个百分点。
    • 交流沟通类网络应用用户规模持续增大,使用率略微下降。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使用率分别为55.4%和72.2%,比2008年末分别下降了1.4和 3.1个百分点。博客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1亿人,使用率为53.8%,比2008年底下降了0.5个百分点。 
    • 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使用率水平较低,相对滞后。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由7400万扩大到8788万,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旅游预订受经济现状影响,用户规模比去年年底略有下降;网上支付半年增加达到2370万人,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
  • 互联网在促进网民获取信息、拓展人际交往、鼓励社会参与、提供实际生活便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较为突出,但是也容易引起网民与现实脱离,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 社会参与:网络在促进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活动的网民数量半年内提升了4.8个百分点。 
    • 人际拓展:网络时代人们的交往广度被拓宽,人际联系密度加深。近九成的网民认同互联网加强了其与朋友的联系,半年提升了4.5个百分点。 
    • 网络分享:78.5%的网民经常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知识。网民的互助行为有利于促进知识传播、生产和生活效率提高,营造健康积极的上网环境。 
    • 生活助手:81.6%的网民对网上办事节省了很多时间表示认同,77.5%的网民觉得生活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 社会隔离: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交流距离感即社会隔离也逐渐增大。其中,低龄网民因为互联网感受到的社会隔离感更高。 
    • 网络成瘾:大约每6个网民里有1个具有上网成瘾的倾向。网龄在一年以下的网民对网络成瘾的倾向性最强烈。 
    • 信息信任:84.3%的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最重要的信息渠道。
    • 交易信任:网民对网络交易的信任程度偏低,仅29.2%的网民认可网上交易安全。

马语者发在官网的原文http://labs.chinamobile.com/mblog/105018_25978

  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移动Labs   移动劲爆话题

        推荐博文:关于移动互联网的创新模式

        推荐博文:王建宙详解OPhone:专为移动互联网量身订做

        推荐博文: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商机

        推荐博文:IBM 正在推动移动互联网的云计算
        推荐博文:139社区凸显中移动互联网战略迷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