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有强:LTE引领移动通信进入真实无线宽带时代

标签:
电信手机3g多媒体业务速率商都it |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3G被产业包装成未来的宽带无线网络广泛推动和宣传,大家一直认为3G可以大大推动移动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全球的移动通信进入宽带和互联网时代。然而从2001年3G开始商用至今,3G用户的发展却没有预期中理想,用户规模还不到2G用户10%。
究其原因,除了技术和产业的成熟需要时间,以及用户和市场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挖掘以外,另外一个原因却始终没有被社会所认知。那就是3G对于多媒体业务的承载能力到底有多大,是否完全可以满足市场对于宽带无线的需求。
3G对于多媒体业务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
3G起初宣称要达到2Mbps的速率,后来HSDPA推出以后,峰值速率又达到了14.4Mbps的水平,很多国家都在推动7.2Mbps的移动数据卡业务。用户欣喜的看到移动网络居然可以比ADSL等固定宽带还快,也对3G所承载的可视电话、移动视频和互联网充满了期待。
但是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所谓的7.2Mbps是单载波的峰值速率,是用户独享带宽的情况下的最快速率,而移动通信共享带宽的特性,决定了这一速率在实际网络运营中很难实现。当用户开始增长,用户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一带宽必将为众多用户所共享,同时系统的平均吞吐量也无法达到时时为用户提供如此高的带宽。
以EDGE为例,EDGE的峰值速率理论上可以的达到480kbps,而实际单载扇的平均吞吐量只有150kbps,再按照现在典型的3扇区8载频配置,可以计算出每扇区的平均吞吐量,按照一定的网络模型算出每扇区同时在线的用户数,就可以计算出平均每用户所能得到的平均吞吐量,大约在50kbps左右,这也是为什么用户在上网的时候会看到有时候200k有时候20k速率的原因。
3G同样如此,7.2Mbps只是单载扇的峰值速率,而平均吞吐量肯定低于这一速率,当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开始大家共享的时候,实际用户能够获得的平均吞吐量应该在300k左右。这也是受限于运营商的频率资源有限的缘故。
而通过对多媒体业务对带宽需求的研究,我们发现未来承载在iPhone等大屏幕移动互联网终端上的高清视频业务,需要平均800kbps的网络速率才能够有较好的用户体验,即使是移动数据卡的互联网接入,用户也期待能够和ADSL至少512kbps相当的速率。而通过前边的介绍,我们发现3G对于这些大容量带宽需求的业务无法提供规模商用后的良好支撑,用户会感觉业务体验没有想象中好,这对于业务的开展是十分不利的。
LTE可以提供媲美ADSL的用户体验
进入2008年LTE一下子呈现在人们眼前,很多传统的移动运营商,特别是主流的移动运营商都在全力推动LTE的产业化,人们看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很多人还很困惑,3G还没有全面铺开,怎么LTE就要来了呢?
这和我们前边分析的网络承载能力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LTE的下行峰值在100Mbps,而平均吞吐量在几十Mbps,按照典型的网路配置,计算得出平均每用户可以获得平均速率在2Mbps左右。这就意味着,用户可以享受和现在有线ADSL相当的速率体验。同时,也就意味着移动高清视频和大带宽的移动互联网类业务可以有很好的体验了,用户可以真正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的业务体验。
产业的很多进展充分说明了LTE发展的必要性,其中T-Mobile加速部署LTE并有可能彻底放弃HSPA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包括Vodafone、Verizon、AT&T、NTT DoCoMo等在内的主流移动运营商都宣布将在2010年前后部署LTE网络,也验证了发展LTE的必要性。
3G对于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受限于网络承载能力的局限性,对于大规模的推动和普及移动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仅仅依靠3G是很难实现的。而LTE对于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良好承载,将掀开无线宽带时代的真实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