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点与面积教案
(2009-12-01 10:45:32)
标签:
杂谈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格点、内部格点数、周界格点数以及格点多边形等基本知识。
2、自主探究格点与图形面积的关系,得出格点面积=内部格点数+周界上格点数÷2-1的计算公式。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观察、对比、分析中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课堂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
师:请看:你看到了什么?(鱼钩和鱼网)。为了能捕到鱼,人们制作了鱼钩和网。同样在数学的学习中,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聪明的人类也创造了一些“工具”。今天我们主要学习利用格点求几何图形的面积。
1、出示:下面每个小方格都是正方形,边长都为1,那么一个小方格的面积就是多少?(1个单位面积)下图的总面积是多少?横线与垂直线的交点叫格点。(电脑闪烁各格点)
|
|
|
|
|
|
|
|
|
|
|
|
|
|
|
2、请看下图,这是两个画在方格纸中的多边形,请认真观察(a)(b)图中的各个顶点,你有什么发现?(电脑闪烁各顶点)(a顶点都在格点上)(b有一个顶点不在格点上)(明白什么是格点多边形)
3、请数数刚才这个格点多边形内部有多少个格点?再数数边上的格点数。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如下图,计算下列各个格点多边形的面积.
2、如下图(a),计算这个格点多边形的面积.
师:用“割补”或“扩展”虽可求格点网中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但当多边形较复杂时,求起来较琐碎、复杂而不易进行
(3)如下图,计算图(A)与图(B)的面积.
小结:从计算上我们看到图A与图B面积相等,是巧合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我们来数数图A与图B周界上的格点数,都是8个.再数数它们所包含在图形内部的格点数都是5个.这个结论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跟它的周界上的格点数和图形内部的格点数有关?如果是这样它们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呢?我们继续探究。
5、如下图,计算下列各格点多边形的面积,统计每个图形周界上的格点数与图形内包含的格点数.
(1)
(3)观察上表内数据并分析,你有什么发现?(任何一个格点多边形的面积都等于周界上的格点数除以2减1再加上图形内包含的格点数。)如果用S表示面积,用N表示图形内的格点数,用L表示周界上的格点数,写成字母公式:S=L÷2+N-1。这就是毕克定理。
(4)
(5)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试用毕克定理求图14-10中“鱼”、“苹果”和“房屋”的面积.
2、图14-12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那么图中这只“狗”所占的面积是多少?
《格点与面积》的做课意图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五种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格点与图形面积的关系,利用格点来求多边形的面积。学了本节课的知识,能解决生活中较复杂的图形的面积的问题。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中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格点、内部格点数、周界格点数以及格点多边形等基本知识。(2)自主探究格点与图形面积的关系,得出格点面积=周界格点数+内部格点数÷2-1的计算公式。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在观察、对比、分析中发现规律,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第一环节,利用鱼钩和鱼网的图片,引出课题。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得到解决,在数学学习中如遇到困难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解决,从而引出利用格点这个工具解决图形面积这个问题。巧妙地把数学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二环节,为了能有效地展开探究,先要掌握有关的基本知识。如什么叫格点、周界格点数、内部格点数以及什么是格点多边形等,因此我利用两个画在方格纸中的多边形,观察顶点的位置,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格点多边形。掌握这些知识后,就进入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这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计算5个简单平面图形的面积,目的是巩固5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替后面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扫清障碍,同时为后面自主探究提供材料。接着又设计两组放在格点中的不规则图形,求它的面积。这两组题都需要通过割或补的方法求得面积,但是显得麻烦。第二组的两个题目是形状不同,面积却相同,于是就利用这个巧合来探究他们的共同点。发现他们的周界上格点数与内部格点数都一样,于是启发学生格点多边形面积可能跟周界格点数和内部格点数有关,那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让学生继续探究。于是让学生利用刚才的5种平面图形,统计出周界格点数和内部格点数,填在方框里,通过方框内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发现规律。最后用刚才的那两组题来验证发现的规律。
第三环节是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我安排了两组题,一类是求鱼、苹果、房屋的面积,另一组是求狗的面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