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君理老师评《抽屉原理》的评课稿

(2009-04-07 10:42:31)
标签:

评课

杂谈

分类: 评课稿

评张丽清《抽屉原理的简单应用》

        这节课不同于六年级的其他课型,与前后知识点没有联系,比较孤立。抽屉原理很抽象,对于师生而言,这节课比较难上。

课本用了三道例题来阐明这个基本原理,因而相对降低了教学的难度。而张老师直接切入例3这种稍微复杂的情况。势必增加难度,且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这个原理,张老师除了使用课本的例题外,还增加了两个对比的由易到难的例题,通过这种有坡度的安排,使学生通过对比,掌握规律就容易多了。

创设情境环节是非常有效的。老师用“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再摸一个可能是什么颜色?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拉近了与课题的距离,又提出问题“如果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最少要摸出几个球?”自然而然导入探究学习。

新课部分,张老师揭示题目后,先让学生读、审题目,再解释“一定、至少”的意思,接着又让学生猜一猜与动手操作验证各自的想法,对例题进行交流和推理的办法对结论进行验证和阐述“为什么至少摸出3个球就一定能保证摸出的球中有两个是同色的?”。由此引出了思考问题要用运气最差、最不利的情况去考虑,并出示算式和解释算式中“2”----指2种颜色、“1”-----各摸出一个,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球就可以了。

例题2的探究,是在例1的基础上增加一种颜色,学生对此已有一定的了解,张老师又通过课件展示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自然得出算式“3X1+1=4”。         

紧接着又将例2改一改而成为例3。这时张老师采用与例2比较的方法先让学生感知不同点--------再猜一猜与小组合作汇报———并追问“4X2+1=9,为什么?”以及课件演示验证以获得更好的理解-------最后提问“从这个规律看,答案与什么有关?”,使学生能理解:与颜色种类和几个球同色有关的结论。

再通过三个例题的比较,板书总结性的完整算式,从而得出一般性规律为后续的应用与扩展服务。

巩固应用部分。1、算一算,能使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并切实掌握怎样列式计算。 2、选一选中既使知识得到巩固又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与语言表述能力。3、拓展提高部分,(大、小王除外)的有4张是红桃、4种花色的都有,以及大、小王在内有6张同色,这3道比较难,但学生基本能解决,也从中可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以上仅是就课论课的一点分析,并不全面。

                                 瑞安市隆山实验小学:陈君理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星期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