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十年代中期的江苏省“丰县戴套楼”日戳

(2017-12-05 19:25:19)
标签:

江苏丰县

分类: 新中国邮戳
丰县,又名凤城,徐州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徐州西北部,处于四省交界之地,东与铜山区、沛县相连,北与金乡鱼台县接壤,南与砀山萧县毗邻,西接单县
丰县古称丰邑、秦台、凤城,相传远古时代曾有凤凰落于此地而得名。丰县历史悠久,有“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一说。是汉高祖刘邦家乡、又是天师张道陵家乡,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天师故里”的美誉。
戴套楼,形成于明洪武年间。
据《戴氏族谱》记载:戴氏先人曾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随驾卫队的官员。洪武十四年,明太祖实行“屯田政策”,遣戴、刘、王、赵、谢等八十八家,到丰县城东南屯扎,寓兵于农。战时打仗,无仗务农。后来人丁兴旺,便各自选地分居。
戴氏一世祖定居王屯,直至终老。二世祖迁到王屯东南3里许的地方居住,建了一座小土楼。后来,黄河决口,戴套楼一带一片汪洋。无数的村庄被毁,而这座小土楼却安然无恙。
于是,人们迷信地认为这是神灵保佑,是块风水宝地。洪水过后,戴氏族人仍在这里安居,并重新构筑了一座砖瓦结构的楼,将原来的小土楼套住保护起来,“套楼”或“戴套楼”的名称则由此诞生,因此风闻数十里。
戴套楼村形成之后,因前横沙河,时有水害,黄水过后的土地瘠薄,村落颇显荒凉,人们只有就近到王屯集进行买卖。清光绪12年,由法国神甫爱来沃在戴套楼建立丰县第一座天主教堂,使戴套楼的名声大振。
1948年11月,丰县地区彻底解放,原中共华山县委、县政府驻地的戴套楼,成为华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53年华山县撤消后,戴套楼归属丰县,为丰县十一区区委驻地。随着社会的发展,集镇面貌欣欣向荣。                          五十年代中期的江苏省“丰县戴套楼”日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