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镇的古桥--蒲汇塘桥

标签:
七宝镇古桥 |
分类: 闲杂 |

七宝镇中跨越蒲汇塘的市桥,俗称蒲汇塘桥,始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由里人徐寿、张勋集资建造。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此桥为三孔(也有五孔之说)石拱桥,主孔跨度11.25米,高5.2米,两拱跨度均为5.6米,高3米。桥身长29米,南北各设20步台阶。桥宽5.45米,两旁设石栏。

塘桥上下,自古以来是镇区的集市中心。每日天未破晓,各式风味小吃、本地土产已布满桥堍,本镇的居民、上镇的农民、泊岸的船民、四乡小商贩、八方过路客便集聚到此,价廉物美的风味小吃及各类时鲜蔬菜瓜果在此展销。人们信手拈来,各取所爱,逢熟吃熟,百回不厌,就此迎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此时的塘桥,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

400多年来,蒲汇塘桥历经风雨沧桑,始终是古镇的象征。当年“八·一三”事变,日本侵略军飞机的炸弹也未能炸毁它。1963年,桥上加盖了大顶棚,以遮阳蔽雨,成为桥头集市。同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再次修缮时,桥身加“蒲汇塘桥”额。

2000年,七宝老街恢复工程以重修此桥为始。如今,塘桥上下令人耳目一新,重修时特在桥身刻有二联:“东南三泖绿水源流远,西北九峰青山气势幽”、“鹁鸪唤雨听橹声似歌,杨柳披烟看帆影如画”。桥北,现有七宝老饭店、天香楼等,每日从早到晚熙熙攘攘,依然是古镇最热闹的地方。

塘桥上下,自古以来是镇区的集市中心。每日天未破晓,各式风味小吃、本地土产已布满桥堍,本镇的居民、上镇的农民、泊岸的船民、四乡小商贩、八方过路客便集聚到此,价廉物美的风味小吃及各类时鲜蔬菜瓜果在此展销。人们信手拈来,各取所爱,逢熟吃熟,百回不厌,就此迎来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此时的塘桥,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

400多年来,蒲汇塘桥历经风雨沧桑,始终是古镇的象征。当年“八·一三”事变,日本侵略军飞机的炸弹也未能炸毁它。1963年,桥上加盖了大顶棚,以遮阳蔽雨,成为桥头集市。同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再次修缮时,桥身加“蒲汇塘桥”额。

2000年,七宝老街恢复工程以重修此桥为始。如今,塘桥上下令人耳目一新,重修时特在桥身刻有二联:“东南三泖绿水源流远,西北九峰青山气势幽”、“鹁鸪唤雨听橹声似歌,杨柳披烟看帆影如画”。桥北,现有七宝老饭店、天香楼等,每日从早到晚熙熙攘攘,依然是古镇最热闹的地方。
前一篇:七宝镇上的百年龙袍蟹黄汤包
后一篇:民中期的“真如车站”日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