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孙犁的《老家》看孙犁对故居的复杂情怀

(2011-08-04 17:09:17)
标签:

杂谈

从孙犁的《老家》看孙犁对故居的复杂情怀

曾经有文友不止一次的对我说:“孙犁是对故乡有些不满的!”其实,这句话只是说对了一小部分,我说:“你一定是看了孙犁的《老家》得出了想法吧?”

其实,从孙犁的每一篇怀乡念人之作可以看出他对故乡的感情之深,他在《老家》里充满感情地说:“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位青年作家说: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
  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你提醒我注意!

 其实,是故乡的一草一木滋润了作家的灵感,也成就了孙犁的文学成就,所以他一定是爱自己的家乡的。

但是,对于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思家想家的情感油然而生: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做这样的梦:要回家,总是不自由;请假不准,或是路途遥远。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倒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

中国人是讲究落叶归根的,就是无论你走多远,一定要魂归故里,因此,对于故乡的老屋,他是怀有深深复杂情感的。

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

其实,一个文化不高的村支书,怎么能理解一位感情丰富作家的情怀呢?他不可能知道孙犁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影响,在文学爱好者心中的地位,他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在外谋生的人,或者一个有些地位的“大官”【庄稼人总是以为在外混的人一定官职不小】。

但是,这位村支书却给孙犁出了个大难题,村里建学校要占用他的宅基地,作为一生低调淡漠的人,孙犁是断然不会说:“将来要是建个纪念馆是要比学校强很多啊!”

其实,就像安平圣姑庙的修建,那么多人捐了几百万块钱,可是,相比之下,捐资助学的人却很吝啬,我不相信,建庙宇就比建学堂作用大。

所以,作为一代文学大师,其做人做事的胸怀是宽广的,在老屋和学校,情感和理智上,老人家无疑是高尚的,他选择了把老屋推倒建学校,并且捐了500多块钱,把老屋的木料也捐献了出来。

所以说,孙犁先生是真正热爱家乡的,这也正体现在他的理智情怀上。我们文学爱好者,一定要理解孙犁和他的家乡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