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习俗 新媳妇头三年要回娘家躲灯
(2010-02-25 21:21:43)
标签:
杂谈 |
乡村习俗
在我们饶阳这坎儿,刚过门的媳妇,头三年,年节要回娘家躲灯!俗话说,新媳妇不躲灯!不死婆婆就死公公!
正月十五放花灯的风俗,有说与佛教的流传有关。《涅盘经》上说,如来佛死火化后,将其得到的舍利子装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床上。然后,仙人(当指佛门弟子)一边散花一边奏乐,并绕城每一步的距离点燃一盏灯。又有说始于我国汉代,当时叫“上元燃灯”。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的灯火,一直要点到第二天天明,为的是祭祀一个名叫“泰一”的神。这些都不过是一种推测罢。
却不知家乡在上元节放灯的习俗缘自何时,又延习了哪一说法。放灯三天,是从正月十四开始至正月十六结束。为什么要放三天呢?因为这三天所放的灯分别不同:正月十四放的灯是敬人的,曰:人灯;十五放的灯是敬神的,曰:神灯;十六这天是敬鬼的,曰:鬼灯。根据各自的说法,灯摆放的地点又有不同。人灯是放在每家每户的家门口上,以示人丁兴旺;神灯则放在庙里,希望来年得到神的庇祐,人畜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鬼灯要放在坟地,大路,河边上,或许是为了让无家可归的灵魂能找到回家的一条路吧。
但我觉得中国的许多习俗是因为正劝不行,结果以神鬼吓人!比如,过年不动针线,除夕不动笤帚,还有很多习俗是为人们休息和吃好的找的借口而已!至于新媳妇躲灯,大概是爹娘思念儿女找的漂亮借口吧!
因为我们这早些年寻外地媳妇的不少,因为离着千山万水,也正月里没有法回家躲灯,但没有哪家因此死了婆婆或公公,就是偶然赶上,也是十足的巧合,因为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什么时候不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