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最可怕的是“合法性抢劫”
(2011-05-31 21:18:04)
标签:
房产测绘误差电表《羊城晚报》电力部门家居 |
分类: 新闻摘要 |
我国创造了全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的技术行业———房产测绘。根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房屋测绘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开发商凭此误差可以虚增房屋面积,而且合理合法地卖给消费者,房产测绘的行为和技术规范,为开发商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粗略估算,消费者每年为此多支付300亿元。(《中国经济时报》5月10日)
有计算,难免有误差,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误差的合理存在不等于我们就允许“合理误差”的存在。道理很简单,在话语权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的语境中,“合理误差”很容易成为牟取私利的工具。拿房产测绘中允许存在的3%合理误差来说,每一个百分点就会给消费者造成100亿元的经济损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确切来说,不是所有的“谬”都要否定。向房地产商谬“3%”,让买房者多住上几平方米,减少一下房地产的暴利,是符合公共利益的;若要向消费者谬“3%”,就会让房产测绘成为剥夺消费者利益的合法工具,对公共利益就是构成极大的剥夺,会更容易助长房产暴利。遗憾的是,因为房产测绘的主导与测量者一直是房地产商或房管部门,在利益被共同绑架后,房产测绘就形成了只向消费者“谬”不向房地产商“谬”这样的“一边倒”形势,公共利益也在这种协作之下,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抢劫可怕,更可怕的是合法性的抢劫。同样道理,公共利益被宰割可怕,而更可怕的是这种被宰割是合法的。本来,法律是用来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没想到,法律所允许的误差却被房地产商们用来赚取私利,不客气地说,这个体制所默许的3%误差就成了一种合法性抢劫。
权力不能大大咧咧。尤其是当误差误掉了公共利益的时候,权力就必须要求自己政策的精确性,必须考虑到误差所带来的不公和部分人的利益损失。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拿生物学中的显微镜与物理中的游标卡尺来计算房产面积;即便有的时候必须要进行四舍五入,也应该充分考虑购房人利益。
现实之中,像房产测绘这样的成为剥夺公共利益工具的“合理误差”绝非少数。楼高误差允许范围在1.5厘米-2厘米范围内;居民用电,电表允许范围在正负2%以内,汽车加油,加油机最大允许误差为正负0.30%之内……虽然这些误差看似不起眼,但细细计算起来,相当一部分的公共利益与社会正义,却正是流失在这些误差之中。
————
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焦连安曾透露:“从消费者自己送检的电能表检定的情况看,有近80%不合格,且基本都是正误差。”国家明文规定,电表误差在正负2%以内才属合格产品。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电表生产企业最终道出了实情:目前企业生产的电表大都是由电力公司统一购买后安装给用户的,一些电力公司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私下要求企业在生产电表过程中将电表调快,而且是越快越好,否则,就会以你的产品“不合格”而拒绝收购,企业为了经营和效益只好从命。
长期以来,电力部门不仅垄断了电力的经营而且包揽了一切电表的校对与安装。在很多地方,总表的校验安装不仅均由电力部门负责,而且总表也是电力部门计量收费的依据。恐怕在意在涨价的电价改革之前,首先应大范围校正居民家中的电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