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消失
(2011-01-05 23:34:41)
标签:
美国尚德电力太阳能发电站提高劳动者素质亚利桑那州财经 |
分类: 投资思考 |
在成为美国公司廉价工厂多年之后,中国企业近年开始颠覆外包方向,转而到美国投资设厂。纽约经济研究公司RHODIUM GROUP研究指出,在2010年1~9月,中资在美国的投资计划或并购总金额达28.1亿美元。IMF预计,今年中国海外投资将首度超越外国在华新增投资。即使美国人工昂贵,投资设厂也有利可图。
在亚利桑那州设太阳能发电站的中资尚德电力,因采用更先进器材,30名当地工人的效率已等于在无锡工厂100名工人,成本仅多10%。而中国运城制版在南卡罗莱纳州买下6.5英亩土地只花35万美元,若在上海或东莞购置同样面积土地,费用将4倍于此。此外,美国电费更为便宜,而且在当地生产的商品,更可避免贸易壁垒。同时,人民币持续升值也会降低投资成本。此外,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西进美国。分析指出,美国10%的持续高失业率,令美国官方暂时对中资的“入侵”眼开眼闭。而美国驻北京大使洪博培指出:“中国企业大把钞票在手,应该成为投资美国经济的来源,这样的投资有助于将工作机会留在美国,也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现在工厂招工普遍不易,有人抱怨招到工人拖拖啦啦的,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一天干不了6个小时。说他他说:我小孩生病。这样哪样,理由很多。更气的事,明天的活不好做了,大半人都不来。新一代的独生子女再也不可能吃父辈的苦,受残酷剥削,好事?坏事?
在就业难、招工难的后面是熟练技工的缺失,没有良好的政府训练制度,没有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没有社会对职业的正确认识(比如职业的社会地位),年轻人宁可干没多少钱的文员也不愿从事可能更高薪酬的蓝领工作。
有一点确定的,中国再靠廉价劳动力拼经济模式长不了。再不提高劳动者素质,玩不了几年了。再深一点思考,这个趋势会对未来构成什么影响?猜测下:
1、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服装、制鞋等)会因成本大幅上升而衰败,就像伯克希尔一样;建筑业因为产品的固定性影响不大。
2、居民消费力会稳步上升,因此消费市场会不断扩大,对生活改善型消费产品需求增加。如美容、护理、医疗保健、旅游等。不过国内这种旅行社模式看起来没啥出路。新一点的去哪儿又去美国搞。
3、劳动技能培训产业必会热闹。A股还没有,新东方、北大禽鸟都在美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