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论国内汽车钢板强度(转)

标签:
mpa抗拉强度中碳钢汽车钢板中国汽车 |
分类: 转载 |
鉴于中国的交通安全形势,大家都想买台安全的车,于是厂商也在这上面做足了文章,最近流行宣称自己的车子用了“高强度”或者“超高强度”钢板……于是看到下面这篇文章……我其实想表达的意思,不要忽悠,不要糊弄,要认真对待消费者,如今网络年代想糊弄人不容易了。
首先声明,此贴不针对任何企业,只是最近很多车托喜欢拿具体的钢板强度说事,什么1480Mpa超高强度钢材,什么航天用Q345C不锈钢,590号钢,抗拉强度590Mpa。其实都是噱头,不同钢材的不同名称而已
45#中碳钢,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590Mpa,被国内汽车行业广泛使用,也就是某车型宣传册子里面标称的590号钢(全车身强度最高的部分采用的钢材)...
Q345C钢材,屈服强度≥325Mpa,早已广泛应用于无缝钢管,各种合金板,结构钢材之中,航天工业也在用,但是没到什么“之前只有航天工业用过”之说
至于1480Mpa的超高强度钢,请看下面的说明
汽车覆盖件和汽车结构件都是冷冲成形。我们一直讲的汽车钢板的强度,指的是钢板的“抗拉强度”,如果车身被“撕裂”了,这个就是钢板的抗拉强度超过了极限,但是多数情况下,在车身铁皮撕裂前,焊点先被撕脱。所以哪怕钢材是几千Mpa的强度,焊点质量不好,车身一样不堪一击
45钢已经无法锻压成为复杂形状了,把钢材折弯是非常简单,关键是冲压成型,复杂成型 ,高碳钢的延展性普遍不好。
45中碳钢板由于拉深系数小,塑性变形能力差,只能用于一些简单的折弯件以及一些管材。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一般在总装厂(也就是所谓的主机厂)对使用的中碳钢板都不进行热处理的,原因是热处理工序速度慢,效率低,跟不上生产线的速度。个别的中碳钢零件,如果确实要热处理,一般就交给配套厂去生产,如果一个配套厂生产忙不赢,就多安排几个配套厂。
哪知道,现在,仅仅把很普通的中碳钢拿来做个热处理,再焊接到汽车上,就安了个新名词“超高强度钢板”,“极高强度钢板”,不得不佩服现在的一些汽车企业忽悠人的本事。这里不知道有没有学机械制造的或者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学过很浅显的热处理知识的人都知道,仅仅是把一段很廉价的铁轨,就是火车轨道,拿来做个热处理,就可以达到1100兆帕(也就是110公斤每平方毫米)的抗拉强度,这难道就是“极高强度钢轨”??
这种极高强度钢板其实就是很普通的中碳钢板,价格比延展性能、拉深性能更好的08F、08Al要低得多,某些汽车制造厂把它拿来做了个热处理,就加了个忽悠人的名字“极高强度钢”。并且,由于国外钢铁企业对中国钢材市场的倾销,国外的钢板价格更低,中国企业乐于购买。于是就产生了“国外进口的极高强度钢板”。
国内的装甲钢板,在没做热处理前,都只有500~980兆帕的抗拉强度,我开始就纳闷,怎么汽车的钢板强度竟然比坦克的都高。结果,我说的装甲钢板强度是没做热处理前的强度,而那些枪手忽悠的极高强度钢板是热处理后的强度。
每一个汽车制造企业都用了这种热处理后强度提高的钢板,只不过绝大多数企业都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值得“炫耀”的。绝大部分汽车制造企业在底盘横梁,四抡悬架系统上都使用了淬火后强度在1000Mpa以上的中碳钢板,他们都认为是很正常的事情,从来没想过要把使用这样的钢板安上一个“极高强度钢板”的名词来炒作。这样的钢板在加工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就是只能运用于简单的折弯件,以及浅拉深零件;如果汽车制造的零件需要深拉深,这样的钢板就没法选择了,只有选择08F这样的钢板。
附录:
宝钢双相高强度钢B240/390DP
双相高强度钢
在钢的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一定量的马氏体,形成以铁素体加马氏体为主的组织,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改善钢的成形性能。
牌 号 用 途
B240 /390DP 结构件
B280/440 DP 结构件、加强件
B340/590 DP 结构件、加强件
B400/780DP 加强件、防撞件
屈服强度a MPa 抗拉强度 MPa
B240 /390DP 240~380 390
B280/440 DP 280~420 440
B340/590 DP 340~500 590
B400/780DP 400~590 780
补充:一些特种合金的抗拉强度(让大家看看车身钢板最高能到多少强度,别被忽悠了)
钛合金
TA1:的抗拉强度420MPa;
TA2:的抗拉强度500MPa;
TA3:的抗拉强度600MPa;
TA8:的抗拉强度1040-1100MPa;
钛合金中最高可达1400MPa;
一般的45钢:抗拉强度600Mpa
45MnB抗拉强度1080Mpa
20SiMn2MoV 可达1375MPa
由以上可见
1. 1480Mpa,应该也是抗拉强度,而且是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
2. 车身钢板强度再高,焊点不行,事故中车辆一样容易被从焊点处撕开来
3. 强度再高,国内宝钢都生产不出来,难道你车身钢板都进口的?天呐那一辆车得多少钱!
后面的话:标榜1480那个车就是现在的马自达,这个车确实在欧洲NCAP试验中得到5星标志,(当然欧日美几大车厂的大多数产品都满足了新标准,但新美还没看到最新测试结果,不知道何故?)应该说满足了新版NCAP的严格要求的车子对乘客以及路人都有比较周到的保护措施,不过厂商担心消费者比较弱智,就自作聪明地捣鼓了这个噱头,无聊。其实玩这个噱头的也不是一家两家,丰田、本田、大众皆有,同样无聊。
作为对比,这是1998年款的GOLF4代,一汽是2004年引进的,也就是我现在的坐骑。当时试验的是配备单气囊的车款,在2002年标准下获得4星标准。04年配备了双气囊。
又:帽生命危险转发到某RY论坛,本想求证下,结果立刻遭到删除…………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