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酒企业的未来

(2009-08-27 08:58:00)
标签:

禁酒令

销量

财经

分类: 投资思考
“实施禁酒令”酒企“感冒”了

  严查使酒类销售整体下滑三成,无醇啤酒逆市上涨,洋酒大打“理性喝酒”牌

  □信息时报记者 吴伟玮 黄丽嫦

  8月15日起,广东省公安交警部门开始严查酒后驾驶行为,效果较好,还催生了“代客驾车”等新行业。但信息时报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酒类销量整体下滑三成左右,有些渠道商生意甚至少了七成。加之8月1日白酒消费税新规的影响,酒企可谓“雪上加霜”。如何化“危”为“机”、减少损失?大多数白酒企业在观望,部分啤酒企业转为关注无醇啤酒,洋酒企率先表态,酒企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调查

  中高端最受“冲击”

  严查仅开始十余天,连锁反应已显露,记者从白酒、洋酒、啤酒、红酒等多家企业了解到,此次行动间接造成酒类销售整体下滑三成左右。广州云峰酒业公司副总经理杨林表示,“城市越大影响则越大,如北京市场餐饮渠道的销量最少下滑了三成,一些中高端产品影响更大,夜场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白酒业“雪上加霜”

  泰山特曲华南区营销总经理邝厚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时国家严查醉酒驾车,对白酒行业来说可以用“雪上加霜”来形容。一方面,国家严查醉酒驾车对餐饮这个重要渠道的影响在所难免,而另一方面,8月1日白酒消费税新规正式执行,企业还处于调整适应阶段。

  邝厚勋表示,白酒消费集中在接待宴请、喜庆场合,因此行业相当大一部份消费集中在餐饮渠道,餐饮约占白酒消费近60%的市场份额。另广东某知名白酒品牌广东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从他最近走访市场的情况来看,就8月上半月,餐饮渠道白酒消费因禁酒令较去年同期有30%的下滑。

  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虽然没给出具体的数据,但是他们也透露出此次严查的“威慑力”。而大众价位白酒的代表——广东九江酒厂则认为:因为消费者构成不同,出行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暂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但邝厚勋也强调,从长远来看,“禁酒令”将促使消费者理性喝酒,更利于白酒业的健康发展,对致力做品牌的白酒企业来说是件好事。

  夜场啤酒每晚减两打

  此次严查中,啤酒是另一个重灾区。某高端啤酒品牌市场部经理胡小姐向记者透露:此次的严打对啤酒的销售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某些夜场一些领导品牌影响更大。她打了一个比方:“对于一些领导品牌来说,每个夜场的每一包间可能损失了两打的量,而其他品牌则可能损失两瓶的量。”

  金威市场部赖经理表示:数据暂时没有统计,但是听销售反映过类似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增加家庭消费,多派一些人手去超市便利店等家庭消费渠道做好服务及促销,暂时没有开发更低酒精度的产品的计划。

  应对

  啤酒大力推广无醇产品

  国家标准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达20毫克(相当于饮用一杯啤酒)即为饮酒驾车,达到和超过80毫克可认定为醉酒驾车(相当于饮用3两低度白酒或两瓶啤酒)。有没有一种既能使酒精含量降至最低,又能满足人们喝酒欲望的酒?答案是“无醇啤酒”。

  昨日记者从珠江啤酒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目前正在全力推广公司新开发的无醇啤酒,价格与目前的纯生啤酒同一档次,将先在广州试行后推往全国。据介绍,该款无醇啤酒酒精含量低于0.5%(v/v),是珠啤采用国际先进真空蒸馏技术生产而成,在广东企业中尚属首例。此外,该产品具有啤酒营养丰富、开胃、消暑、去湿等所有优点,更适合所有追求生活品质、注重健康人士享用。另外,据珠啤有关人士透露:“上周五,我们还做过专门的测试,经过专业机构测试,喝完6瓶500ml珠江无醇啤酒10分钟后,酒精测试结果为0mg/100ml。”

  另外,燕京集团也表示,入夏以来,旗下无醇啤酒销量一直保持每月20%的增长速度。本周的销量又增加了10%。“与上月比,无醇啤酒销量增加了5000箱。”其实无醇啤酒上市已经有两三年了,青岛、雪花也有无醇性系产品。有经销商表示:“虽然价格每瓶高达18元,是一般啤酒的两倍,但由于不含酒精,很受开车客欢迎,在某些场所一天销量已占到全部啤酒销量的一半以上。”

  洋酒持续向酒后驾车说“不”

  相对于国内酒企对“禁酒令”的措手不及,洋酒企业却十分从容。“政府在严打酒后驾车行为,酒企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对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一方面,酒后驾驶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早就对此进行了严厉的处罚,另一方面消费者必定能找出方法应对,比如找人代驾。”世界第三大烈酒集团百加得中国市场部经理李尹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事实上,早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洋酒企业已经开始宣传“酒后不驾驶”、“向酒后驾车说‘不’”等公益理念,比国内酒企先行一步。李尹玮表示,早在两年前,百加得集团邀请F1赛车世界冠军迈克尔·舒马赫担任其全球公益大使,帮助百加得要向全球传递“饮酒勿驾车,驾车勿饮酒”的公益信息,以此来提高公众的理性饮酒意识;下一步将配合政府部门,做“酒后不驾驶”的宣导。

  而从2005年4月起,保乐力加中国就携手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和各地道路交通安全部门,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以“向酒后驾车说‘不’”为主题的公益教育活动。2007年9月,保乐力加还推出了标注有“酒后请勿驾车·未成年人及孕妇请勿饮酒”警示语的新版背标,用于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刚刚过去的周二,保乐力加还联手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开展了“文明出行,守序有礼——‘公共秩序日’”暨“珍爱生命、拒绝酒后驾驶”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保乐力加方面表示,根据今年年初保乐力加中国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有43%的参与者表示有酒后驾车的行为。可见,从根本上杜绝“酒后驾车”仍需多方深入持久的努力。

  编者手记

  “看得远

  才能走得远”

  其实,禁酒令一出台,国内酒企和洋酒巨头两种不同的反应只是表象,背后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对市场的看法及由此形成的企业品牌运营理念。

  早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洋酒企业不仅通过洋酒兑绿茶、干邑兑水这样的时尚饮用方法将其产品成功融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理性饮酒、酒后不驾车等系列公益活动打造其品牌知名度,让其品牌形象在消费者中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力。一位洋酒企业负责人说得好:根据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例,政府严打酒后驾车行为是必然的,酒企应该在这方面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正是因此,在国内企业长期以渠道建设和产品推广为中心时,洋酒却一直致力于提倡理性饮酒、拒绝酒后驾驶等等,这些举措,看似不利于做大“酒水市场”蛋糕,实则是“看得远”的高招——抓住先机做消费引导,在无形中将其品牌内涵及企业责任一点点渗透到了中国消费者的心中。

  而消费者,正是所有企业能够决胜市场的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能够抢先一步满足其需求甚至是引导挖掘出其需求,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更加重要。这就是所谓的“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简单说来即“看得远才能走得远”。但愿这一纸“禁酒令”在带给酒企考验的同时,更多的是引发国内酒企的反思,越是面临困境,越要把目光放远一些。

信阳"禁酒"书记王铁:我不是铁腕是"铁心"

24/1/2008

    信阳市2007年年初的禁酒令被关注了一年。2007年年初信阳市委提出禁酒令,要求公务员中午不能喝酒,引起热议。2007年8月,市委书记王铁为信阳禁酒算了一笔账,称禁酒为信阳省下了4300万元的招待费。这笔账又引起了人们对公款吃喝的关注。2007年底,河南酒业协会认为禁酒令违法的新闻又引起了对禁酒令是否侵犯私权的关注。2008年年初王铁做客新华网,向网友算了几本大账。他认为信阳禁酒不仅应该算经济账,也应该算和谐账,形象账。禁酒令到底为信阳带来了什么?禁酒是否完全禁住了?下一步,信阳会再采取怎样的举措呢?

    对话人物王铁

    信阳市市委书记。1957年10月生,河南泌阳县人,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86年8月入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法学硕士,高级经济师。

    2006年12月当选信阳市市委书记。

    河南信阳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半年节约4300万元;下一步瞄准公款吃喝问题

    在郑州两会代表的房间里,王铁坐在沙发上,身体稍稍前倾,持续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很少改变姿势。他言语谨慎,不提在禁酒令之前信阳的酒风状况;谈到公款吃喝问题,谈的更多的是节约,而不是腐败。

    在说到禁酒是否违法时,记者提到王铁的法学硕士学历。他迅速抬起眼睛,表情有些自嘲,随后说关于违法的指责“太简单”,不值得反驳。

    王铁说自己是个低调的人,做很多事情不是出于个性,而是党性。他说自己没有什么执政风格,只是认真;也没有什么爱好,晚上经常做的事情是回群众来信。

  禁酒令 与市委常委订君子协定

    新京报:你怎么想到要推行禁酒令?

    王铁(以下简称“王”):2006年年底市委换届以后,想找一个工作的抓手。当时干部作风问题是一个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经过研究,我们提出了“五个禁止、十个不准”。其中禁止公务人员工作日中午饮酒,是“五个禁止”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禁酒”这个抓手,在信阳,喝酒很盛行吗?

    王:不光是信阳酒风盛,整个中国酒文化都非常深厚。北京如此,上海如此,广州也如此。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当初准备推行禁酒令时,也想到可能会遇到很大阻力,因为涉及的人太多了。

    新京报:当时预想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王:是执行难。所以,设置了严格的督察机制和严处机制。

    其实,禁酒令并不是我们的发明创造,其他的地方和部门也推行过。为什么有的禁酒令最后变成了说说而已,光放空炮?主要是缺乏严格的督促检查。

    新京报:那落实禁酒令的关键在于什么?

    王:关键是领导能不能带头、市委常委能不能带头。虽然常委归我带,但是不归我管,归省里管。因此开常委会的时候,我就和常委订下了一个君子协定:如果常委被发现违反禁酒令,要在常委会上做检讨,还要公开报道。当时大家都同意了。

    新京报:这一年有常委被发现违反禁酒令吗?

    王铁:没有。其实也突击查了几次,确实没有发现。有一天下午常委开会,有一个常委的脸很红。后来大家问他,你是不是中午喝酒了。他说是感冒了发烧,后来证明他确实是发烧了。

算酒账 半年节省4300万元酒水费

    新京报:禁酒令实行正好一年了,听说你算了一笔账,上半年节省酒水费4300万元。这个账是怎么算的?

    王:这个账不难算出。按照一桌两瓶酒,一瓶35元,两瓶就70元。我们有200多个乡镇,再加上县区、局委和市直机关,按照一个地方中午平均几桌,这样算下来半年就有4300多万元。

    其实,酒按35元算,都算少了,很多酒可不止35元。

    新京报:这个账是你自己算的吗?你觉得准吗?

    王:是让相关部门算的,我最后审核了一下。我觉得这只能是一个估算,但确实是有根有据的。这个账出来之后,说算少的人,多;说算多的人,少。还是很多人认可这个账的。

    新京报:这个账一出来,惹出了很多争议,有网友根据这个账给信阳也算了一笔账,如果仅半年就可以省下4300万元酒水费的话,那说明信阳一年的招待费也是非常可观的?

    王:这不是信阳一个地方的状况,全国都存在这种情况。

    新京报:可是,为什么你第一个这样提出来?

    王:有些问题我们要实事求是地面对,只有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新京报:到了年底,我们注意到你不再算这笔节约账了,是因为受到争议的原因吗?

    王:那是因为之前算过了,其实多算一点或少算一点,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转变作风,提高效率,而且节约是个不争的事实。

  打“酒仗” 酒业销量降无需我安抚

    新京报:你平时喝酒吗?

    王:我基本不喝酒。喝酒会带来很多问题,喝多了,形象好的也变得不好了。其实我对酒还是有感情的,我曾经做过糖酒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在贸易厅,管酒管了10年。

    新京报:那你和很多酒厂的老板也很熟悉了?

    王:对,很熟悉。

    新京报:当时酒业协会说禁酒令违法,导致酒的销量下降,之前有没有人专门找过你这个老领导,谈这个事情?

    王铁:那倒没有。对于说禁酒令违法,一禁酒减少酒的销量这些说法,我一直没有在意,没有发过言。

    新京报:为什么?

    王:因为我不需要发言。我们的规定肯定是符合公务员法的,也是符合国家相关法规的。

    公务员不同于一般群众,对于公务员应该有特殊要求,国家的很多要求也是在八小时外的。

    对于说我们侵犯私权,其实是对法律的曲解。禁酒令是对特定人群在特定时间提出的特殊要求。我们觉得无论站在哪个角度,这么做都是没有问题的。

    公众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至于别人怎么说,我们的态度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新京报:信阳本地的白酒企业需要你去安抚吗?

    王:不需要。他们在本地的销售量下降,那就要想办法去开拓市场。在我看来,指望公务员来承担企业酒的销量,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新京报:对于你所说的严重违纪者就地免职,其实也有是否违反组织法的争论?

    王:治乱必用重典。你只是批评教育,能起到效果吗?对严重违纪者就地免职,是经市委常委会授权的。制度在先,规定在前,这本身就是一种组织程序。

   
打错靶子?杀猪杀屁股各有各杀法

    新京报:推行禁酒令的初衷是想提高公务员的办事效率,但是从网上来看,很多人其实更关注的是公款吃喝问题。你怎么看这一点儿?

    王:网上说我们的禁酒令有蝴蝶效应,我在想,我们的蝴蝶效应能“蝴蝶”到什么程度?

    首先其他地方也在效仿禁酒令,这是一种蝴蝶效应。另外,我们事先没有想到,大家从禁酒令上看到廉洁从政、反腐败,这也是一种蝴蝶效应。

    如果我们的禁酒令做好了,我们就会延伸到公款吃喝问题,延伸到节约接待成本问题。

    新京报: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王:在公款吃喝问题上,如果能有有效的措施,能节约多少,这个账不敢算。说全国的招待费是2000亿元也好,1000亿元也好,如果节约下一半来用在公益上,用在经济发展上,会有多大的效益啊。

    现在公务接待倒掉多少东西,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倒掉,能省下多少,想想就心疼得不得了。

    我现在想的就是2008年从节约上做文章,起码饭菜不能剩,怎么管住这一点儿。

    吃喝问题和禁酒令又不一样,没有一个有效的标准。但是管住这一点儿,对节约开支是一笔大账。

    新京报:其实也有人提出来,要禁止吃喝腐败,就应该从财务管理上下手。如果防止中午饮酒耽误工作,该从工作绩效管理和完善公众投诉系统上下手。他们认为推行禁酒令,其实是打错了靶子。你怎么看?

    王:这算是不同的角度吧。解决问题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必须实事求是,具有可操作性。在我们这里,禁酒令确实是个很好的抓手,我们从这一点儿上突破下去,比较成功。

    你提到的那个意见也是很好的,各有各的道理。怎么说呢,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杀法。

  官员炒作?我们是“无心栽柳柳成阴”

    新京报:整个禁酒令从2007年热到2008年,也有人说过是地方官员的炒作,你对这种看法怎么看?

    王:你可以去问问,我王铁这个人从来就不是炒作的人。其实,当初我们做这个禁酒令,真的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影响。

    我本来以为禁酒不禁酒只是我们信阳干部转变作风的一件事情,结果很多不沾边的人都关注我们,网友写文章写博客来支持,国内外几百家媒体都关注。

    我们信阳的知名度高了,对于这点,不是炒作,是“无心栽柳柳成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我哗啦啦也成了名人,其实我真的不想出名,我也不轻易接受采访。

    新京报:你平时经常上网吗?

    王:上,但不多。因为一上去就下不来了,开始看新闻,后来看着看着就不一定链接到哪些网站上了。

    新京报:信阳的禁酒令和网上的民意,一直有一种互动,你作为一个地方一把手,怎么看待网络民意和施政方针的关系?

    王:我觉得网络的推动作用太大了。它能让一个地方的事情变得轰动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要感谢这种推动和促进作用,它会形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而且网络的监督,会让我们坚持得更久。

    网络民意给我们的有监督、启示、联想、感悟,比如那个蝴蝶效应,我们就是从网上看到才想得更深。

    可以说,网民深化了我们的认识,鼓舞了我们的士气。

    新京报:看到关于你的评论,你会跟帖吗?

    王:我只是看,从来没有自己发表过评论。

   
 最牛书记?我其实就是戴了个官帽子

    新京报:你在网上被称为“铁腕”和“最牛书记”,你觉得自己是吗?

    王:我觉得不是。我怎么算牛呢,如果说牛,还是群众最牛。我其实就是戴了个官帽子,我做了最基本的,就是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要你有党性,按党性原则来办,我不是说大话,每一个决定都能落实。

    至于铁腕,我也不是。我不是铁腕,我是铁心,铁心为民。我这个人最容易动感情,遇到特别感动的事,经常掉眼泪。

    新京报:那在你看来,自己的执政风格是什么样的?

    王:我没有什么执政风格,我就是在任期内多干点儿好事。

    新京报:那个人的工作风格呢?

    王:我这个人很自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心里不搁事情,躺下就能睡得着。在工作上,不听是非,不论是非,批评是非,我觉得活得轻松。我一直信奉三句话,以传统美德做人,以平民心态做官,以一流理念做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一直在单位一把手岗位上干,就凭的这三句话。

    新京报:现在网络上正在评选十大地方新政,有信心能评上吗?

    王:我没有特别在意,但媒体和网友给了我信心。

    新京报:下一步会不会禁止公务人员晚上喝酒?

    王:不会。我觉得禁酒令成功的一点就在于理性化。如果我晚上禁酒,那肯定推行不下去。晚上过了一夜,第二天你什么都查不出来,查不出来就执行不下去,订和没订一样。

    新京报:那会有人说,中午的酒都推到晚上了?

    王:肯定会有这个问题,但是起码总量上肯定是减少了,时间上也确实是节约了。

    不论是政府廉政的趋势,交通法规执行的严厉,还是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都注定白酒企业的美好时光即将过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