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来到大昭寺,看见门前左侧增设一座阿拉塔汗的坐像,由于内蒙古这边天气渐冷,博客后就没更新了,感谢各位的支持,顺祝大家平安、幸福:

阿拉塔汗坐像
来自网络:
阿拉塔汗明史称俺答,生于1507年,卒于1582年,是明朝中晚期蒙古土默特部首领。
阿拉塔汗的祖父是实现蒙古大一统的“中兴烈主”达延汗,父亲巴尔斯伯罗特是右翼3万户(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济农(副王)。阿拉塔汗3岁时,就养于蒙郭勒津之“额伯凯阿噶、锡尼凯乌尔鲁克之手”。畏兀特之阿巴里欲加害于他,二人使之免于难。17岁时他即带兵打仗,早期的生活主要是辅助兖必里克墨尔根济农(明史称吉囊)征讨兀良哈(明史称黄毛达子,住大漠南北)、卫郭特、撤拉卫郭尔(住青海、甘肃一带)和侵扰明朝边境。嘉靖二十一年(1542),兖必里克墨尔根去世,阿拉塔汗独肩重任,主持了右翼。他立志继承其祖父达延汗的事业,以盛雄“长北主诸部”为己任。因为他的祖父达延汗在正德十二年(1517)逝世后不久,他的子孙又复各据一方,分裂成为40余个独立领地。
阿拉塔汗骁勇善战,“冠绝诸虏”。他率领军队先后6次征讨无良哈,消灭了他们,4次进军青海,征服卫郭特和撤拉卫郭尔,留下他的儿子丙兔守青海、侄孙宾兔据松山;又攻入喀木(西康)和西图伯特(西藏);还多次征讨瓦刺四部(新疆),终于称雄北疆。

从无量寺门内远看牌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