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两位美国老太太

标签:
又见北卡旅游游记文化 |
由于外孙已上小学学前班,中饭也在学校吃,我们自由时间较多,加上有2路免费巴士T和NS,途经“老年中心”(SENIOR CENTER)附近,于是,今次来美我们就经常去“老年中心”活动。打乒乓,交朋友,喝咖啡,聊大天,度过许多快乐时光。
特别是当我们听说,中心有美国老师义务教英语口语,每周二上课后,就兴致勃勃一头栽了进去。
老师是两位美国老太,一位叫Dorothy,还有一位叫Janet。都灰白头发,凹眼高鼻。虽分别是85岁和82岁高龄,但都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鸵、腰不弯,还自己驾车(美国驾照年龄没有上限)。Janet涂着口红,而Dorothy更是精神弈弈,看上去仅70岁左右。
虽然义务授课,但并不马虎。编印教材,认真备课,准备教具,搜集图片,条理清淅。
注重情景教学。第一课让每个学生自报姓名,来自哪里,结婚与否,有几个孩子,来美国干什么等,使大家相互熟悉融洽;经常运用你问我答,互问互答的形式,增加大家听、说机会;为使我们听懂,一位老师板书,一位老师比划,一位画图,一位示范。Dorothy
发现大家"th-"读不好,就做示范,将舌头放在上下牙齿之间,然后迅速缩回,同时发声。并让大家一个一个跟着她练习。当主讲布置书面练习时,辅助就一张张桌子巡视,还不时鼓励说写得好。
同时,还围绕主题学词汇,井井有条。如食物。有鸡、鱼、猪肉、羊肉、沙拉、比萨、三明治、热狗、汉堡,菠菜、芹菜、生菜、胡罗卜、核桃、豆、草莓、啤酒、白米、红米、馅饼等,说到馅饼接着问馅饼里包着什么?,大家又说出一大堆好吃的;蛋,又分煮蛋、蒸蛋、炒蛋、半生蛋;又是麦当劳、肯德鸡、阿尔比斯等快餐;冰激林、巧克力、可口可乐、雪碧、桔子汁等饮料;调味品有盐、糖、姜、酱、芥末、蒜、辣椒等,餐具有玻璃碗、杯、盘、刀、叉、勺等。这些食物都是两位老师搜集来的一张张图片上反映出来的,可谓煞费苦心。
两位老人没有到过中国,但对中国抱有好感。问中国建国有多少年?历史有多少年?中国人多吗?当台风肆虐造成台湾、浙江受灾时,关切地询问我们的家可好,当听说我们每天要打太极拳时,两眼发光,表现出对中国太极、功夫浓厚的兴趣。
4个多月就在这学习、勾通、玩笑中悄悄过去了,没想到分别的时刻提早到来,由于孩子们的工作关系,我们就要搬到另一个州去。昨天上了最后一课后,我们向两位老师和同学们告别,并给每位老师送上一份精心准备的小小的礼物:一张装在镜框里的中国剪纸,一张贺卡。要给美国老师留下良好印象。贺卡上写着。DEAR DOROTHY(JANET):祝你健康、长寿、快乐、美丽!下面是署名和年月日。
尽管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一听到我们就要离开了,不来了,JANET马上转过头去,眼睛通红,老伴的眼泪也夺眶而出,3个人抱成一团。学生,老师,中国老人和中国老人,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我们恋恋不舍的看了最后一眼美丽的中心建筑。向巴士停靠站走去。
别了,两位美国老师。
别了,中国老人们。
别了,SENIOR CENTER.
我们会永远怀念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