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怎样做父母(1)
(2008-11-27 19:37:18)
标签:
教育育儿 |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家教难,家教又是门大学问。关于家教的书籍、杂志、文章,车载斗量,汗牛充栋,是永恒的主题。愚以为,我们现在应该这样做父母:
第一,要有热情。天下父母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钱江晚报”载:为了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寒假培训班,不少父母、甚至祖父母不顾天寒地冻,在露天下彻夜排队;有的家长数年如一日、风雨无阻,陪同子女拜师学琴;有的村妇离乡背井、进城住出租房、摆水果摊,为的是照顾在城里读中学的儿子;等等,不胜枚举。他们一门心思,满腔热情。其情其景,可感可佩。尤其是中国的父母,尊师重教,历史悠久。太痴了吗?非也。因为他们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超过一代。不对吗?对得很。唯有如此,社会才能进步,民族才能兴旺。确实,要成就一件事都要有热情,何况家庭教育非一朝一夕、三年五载,因此要投入巨大的热情。
第二,要有耐心。从牙牙学语到妙笔生花;从数不过十,到解复杂的微分方程;从拉琴如拉锯,到弓法娴熟,余音绕粱;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暗藏着无数的艰难,不可能一蹴而就。鲁迅说得好,即使是天才呗,孩子的第一声啼哭,也决不是一首好诗。因此要有耐心,要从手把手开始。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要生动比如,要深入浅出;相反,忌急躁,忌不耐烦,忌简单粗暴。
第三,要按规律。丰富的知识是积累的过程,因此必须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就是学习知识、技能的共同规律。不会加减,就不能学乘除,不懂加减乘除,就不能学四则运算,学好算术才能开始学代数、继而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不能跨越,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学书法必须先描红、摹、临,背临,再临摹其它前人书法家的字帖,最后自成一体。先需继承前人成就,后才能发扬光大,成为大师。同样,学习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等,都有共同的和各自的规律。规律不可违反,教与学都有规律。要寻找规律,遵循规律。
第四,要讲方法。如,多一些表扬、鼓励(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少一点批评,更不能乱下定论。不要说孩子的自尊心特别需要保护,就是成人也都有自尊心,不容肆意伤害。什么笨蛋、木头、这都不会!等等,不说为妙。又如,多一些商量,少一些逼迫。有关孩子的重大举措,事先都要说明意义,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做?征得他的同意,然后方能实施。又如,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灌输。随时随地,信手拈来。引导他主动学习,自找答案;开发心智,培养兴趣;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还有,多找一些主观原因,少推一些客观原因,等等。
第五,既要开发智商,更要培养情商。即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毅力,战胜挫折能力,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等等。
当然,以上各点又是以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为前提。这一方面又是篇大文章,非笔者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