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鼠”为何会成为“福气”“财神”的象征?》(转载文章)

(2014-03-01 11:18:04)
标签:

老鼠又叫财神

民俗学、传统文化

国画葫芦老鼠花生

艺术休闲

杂谈

      前几天,即兴画了一张画《仁即财福》,画了一个葫芦,两只老鼠,几颗花生。老鼠和财福有何关系呢?有篇文章很有趣,解释了这个问题,特转载如下:

             转载:“老鼠”为何会成为“福气”“财神”的象征?

                               万建中

  我们都知道一句俗话,就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说明人们痛恨老鼠的程度。其实啊,老鼠过街未必人人都敢喊打。

  老鼠是一种“家居”动物。对于老鼠,民间俗语很驳杂。我们都知道,由于它咬坏东西、偷吃粮食、传染疾病,所以人们恨它,以为是不祥之物,列为“四害”之一。可事情往往存在相反的一面,我国有些地区则将老鼠视为灵兽,人生重要的两件大事——生育和发财竟然都和鼠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广泛流传“鼠咬天开”的传说,那还是在远古时期,天地混沌一片,宇宙没有形成,是老鼠等在夜半子时出来活动,将这混沌咬破,使得天地分开,宇宙就成型了。类似的神话故事在中国许多民族中都有记述,只不过天地未开时的混沌状态,常常是以葫芦、金鼓等象征方式表现出来的。拉祜族神话故事说,混沌未开时代,创世神厄莎种植了一个葫芦,葫芦老了,滚到山下海水里,螃蟹从海中把葫芦拖上岸来。老鼠咬了三天三夜,终于把葫芦咬通了一个洞,一男一女从葫芦里走出来,这就是拉祜族洪水后人类再传的始祖扎迪和娜迪,而老鼠也因此赢得了吃人粮食的特权。这一神话故事也说明老鼠是开天辟地的功臣,帮助人类再生和繁衍。而十二生肖中的其他动物,基本上和这类创世及造人的传说没有关联。从这一点上来说,也足以证明鼠在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了。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有一部《十二生肖图册》,是清末著名画家任预的作品。其中的《子鼠图》画了5只小鼠,正抢食罐中撒出的瓜籽(想必是葫芦籽)。在十二生肖中,鼠属子,而瓜籽之籽与子音同,都表达了多子的意味。鼠的繁殖能力极强,而瓜籽也是数量多、生长茂盛的植物种子,因而《子鼠图》成为多子多福的象征。

  老鼠与一些植物合为一体,也是民间常见的吉祥图案。诸如“老鼠与葫芦”、“老鼠与葡萄”、“老鼠与石榴”等,是民间剪纸及年画普遍表现的题材。在这些题材中,老鼠成了人们敬奉的对象。鼠具有惊人的繁殖力,《本草纲目》称,鼠孕一月而生,而且一胎多子,多者竟然达近20只。这种快而多的生育能力,实在令渴望多子多孙的人家向往。所以,鼠被民间视为多子多孙的象征。而葫芦、葡萄、石榴也属多子,因此,人们便把老鼠与这类东西放在一起,强化了繁衍后代的愿望。

  民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吉祥图画,表现了同样的主题。如“老鼠偷南瓜”,表示瓜瓞绵绵;“老鼠偷白菜”,因为鼠喻“子”,白菜的“白”谐音“百”,比喻“百子”。另有一种“老鼠揭盖碗”,也隐喻生殖崇拜的观念。在婚礼中常见的盖碗、扣碗等剪纸图案,寓意“合卺之喜”。华北有些地方的婚俗,要举行在厨房揭盖碗的仪式,暗喻男女相求、交欢的观念。

  老鼠不仅和人类生育有关,而且还与发财有关系。将老鼠和生育联系起来,有一些合理的地方,鼠被尊称为“财神”,则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老鼠原本是专门破坏人家财物的啊。

  尊奉鼠为“财神”的习俗竟然很普遍,人们对它的光临,甚至有点欢迎。因为在过去,广大劳动人民(主要是农民),多半是家无隔宿之粮,鼠驾到,意味着这户人家粮食有余,哪个不希望自己富足!所以,鼠便成了受欢迎的“财神爷”。老鼠藏在人家中,为的是能够偷吃东西。如果吃不到什么,它就不在这里了。基于这样一种观念,民间认为家中鼠多是一种吉祥富裕的象征。如果家中老鼠突然离去,反而认为不吉利,是将要发生火灾的征兆。湖北一带俗呼“失鼠”为“失水”。俗话说,“仓鼠有余粮”,仓鼠即田鼠,有掘穴存储粮食的习性,人们将之延伸为积财之意。

  老鼠常在夜间出来活动,有时其叫声如数铜钱一般,俗称“老鼠数钱”。各地老百姓对此认识不一。过去,上海崇明一带的妇女,以为听到此声,家中将出祸事,因之日夜悬念,怕大锅降临。等到过了数日后,不见灾祸,才能放心。湖北一带则认为是吉祥之兆,而声啧啧者不吉。浙江又有“鼠鸣如数钱声,若在前半夜主得财,若在后半夜主散财”的说法。

  清代有一位道光进士,叫方颐,他在《梦园丛说》中说,广东东部有一种钱鼠,嘴巴尖尖的,尾巴长长的,其叫声好像数钱一般,所以称之为钱鼠。当地人以为见到这种老鼠,预示主人家有吉庆事情,就好像北京人尊奉刺猬为财神一样。其实,一般的老鼠也能发出数钱的声音。按民间说法,早上听到这种叫声,为数出,表明要耗费钱财;晚上听到这种叫声,为数入,表明能够积攒财物。由此,也引申出老鼠为钱鼠、财神的习俗。《梦园丛说》提到“北京人尊奉刺猬为财神”的风俗,其实,包括鼠、猬在内的五大仙都曾被北方人奉为财神。清代学者薛福成在《庸奄笔记》卷4中说:“北方人以狐蛇猬鼠及黄鼠狼五物为财神。民家见此五者,不敢触犯,故有五显财神庙。南方亦间有之。”这句话是说,狐、蛇、猬、鼠及黄鼠狼曾被民间百姓供奉为五显财神,这种信仰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都流行。

  正是依据这种民间风俗,在天津一带还形成了以求财为目的的年节活动——鼠猬驮宝。上元节期间,除向神佛供奉花糕、馒头外,还有面蒸的老鼠和刺猬,它们背上都驮着元宝。据说上供鼠猬形状的面点还有讲究,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上供时,鼠猬的前脸朝外,等到烧香参拜以后,要把鼠猬的脸朝里,表示鼠猬已把财宝驮回家来了。供奉神佛的面点原本是会被鼠猬偷吃的,鼠猬反而成为驮宝送宝的灵兽,被奉为财神,这也表现了人们的求财心理。

  冯文洵《丙寅天津竹枝词》说:“俗尚原无理可推,人情大半为求财。谷糠未引钱龙至,鼠猬先驮宝藏来。”谷糠引钱龙是天津一带流行的一种节庆活动,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撒一些谷糠在地上,据说可以把财神钱龙引到自己家里。引钱龙和鼠猬驮宝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普遍拥有的求财心理。就像这首竹枝词所说的,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合理之处。

  鼠是一种具有生命现象的灵性动物,又是一种文化性动物。在人鼠共处的历史长河中,鼠是开创世界、营造物质天地的文化英雄,是一种顽强生命力的象征,是财神、多子多孙和人丁兴旺的象征。鼠文化是中华民族神话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开创世界、征服自然的艺术反映。-

 

  作者简介

  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民俗学方面研究,在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中国民俗史、民俗学理论等领域较有成就。

   从文章可以看出,万建中教授是个有学问的人。这篇文章,给人以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