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与小葵一起学习——皮肤的组织与构造

标签:
皮肤组织健康心得学习女人保养护肤三米 |
分类: 护肤心得 |
皮肤是被覆于人体表面的薄膜状的器官,一般如果以肉眼来看,皮肤表面是平坦的,仔细去看将发现有无数凹凸不平的地方,凸出的地方称之为皮丘(皮山脊),凹陷的地方称之为皮沟,在皮丘与皮沟之处所形成的种种形状如:(三角形、菱形、多角形)等网状。表面之处,称之为皮野,它结构精密平均每一平方厘米的皮肤上都有十万个左右的细胞。正常情况下皮肤不断新陈代谢,其中眼睑及耳朵部位最薄,手、脚掌部位最厚。从外向里有表皮、真皮及皮下脂肪组织三个构成层,与化妆品和保养品有最直接的关系则是表皮与真皮。
(一)表皮层:
表皮由外向内依此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状层与基底层:
角质层:
它由许多扁平无核角质细胞组成,细胞间紧密重叠,坚韧而有弹性,抗磨擦,还可防止体内组织液向外渗透,也可防止体外化学物质之入侵,再生能力极强,角质细胞存在有保湿因子,可防止表面水份蒸发,同时又有很强的吸水性,正常情况角质层具有酸碱中和能力,PH值为5.6~6.2,呈弱酸性。因此保证表面毛孔通畅,保持角质水分不低于10%,就有利于角质的正常代谢,从而使皮肤光滑细嫩、柔润而有张力,如果皮肤老化、新陈代谢不佳,角质层此时会变厚,皮肤则失去光泽与透明度。
透明层:
由细小透明的细胞所组成,细胞在这层开始衰老、萎缩,这一层只存在于手掌和脚底,因此这些部位不会被太阳晒黑,它具有保护皮下组织的功效。
颗粒层:
此处的细胞带有角质层、透明层的蛋白质颗粒,会反射能屈折有害的紫外线。
棘状层:
连接表皮和真皮层,是多角形状的数层细胞构成,有棘层的上皮有淋巴液,它管理表皮的营养并经由血管将营养补给到真皮、棘细胞层,通常与生长层属同一类型,这层是表皮最厚的一层。
基底层:
又称生长层,负责表皮的成长,不断分裂新细胞并逐步输送到表层以代谢旧细胞,达到角质层积成垢后脱落,即皮肤的新陈代谢,通常称为角化,而肉眼所见的就是皮屑俗称死皮,一个人的皮肤受损只要基底层及棘状层存在,就能再生长出正常表皮,修复到不留疤痕,正常人从新生表面到干枯角化脱落的全过程大约3-4周时间。基底层中含有色素细胞,大约每十个细胞中就有一个色素形成的细胞,平常会产生定量的麦拉宁色素,其数量多少决定皮肤颜色的深浅,紫外线刺激黑色素,会促使其活跃增殖而产生黑色颗粒,然后送入表皮层,具有保护皮肤防止紫外线的作用。
(二)真皮:
真皮厚度约为0.3-3毫米,是一层含有胶原的纤维组织,由状纤维、弹力纤维及细胞基质构成,其中分布着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汗腺与汗管、毛乳头、毛囊、末梢神经、竖毛肌、皮脂腺等,有较好的伸缩性和弹性,感觉灵敏并供给皮肤营养。
(三)皮下组织:
皮肤最下一层为皮下组织,由少量纤维和大量脂肪细胞组成,俗称皮下脂肪;它因部位性别、年龄及营养状况不同而厚薄不一,除能防寒保温、还可对外来的撞压起缓冲作用,同时保持皮肤张力,将体内过剩的能量储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