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名茶-宜昌--宜昌红茶

(2009-01-19 17:35:54)
标签:

红茶

渔洋关

冷后浑

名茶

陆羽

宜昌

文化

分类: 茶文化
第二站 宜昌--宜昌红茶

  站点特色

  "三峡门户"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长江中、上游交界处,地处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口,古称"夷陵",历来被称作"川鄂咽喉,鄂西重镇"。悠久的历史和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使宜昌闻名于世。旖旎的三峡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构成了宜昌神奇浪漫、多姿多彩的迷人画卷。

  宜昌人杰地灵,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和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诞生在宜昌。三国古战场遗址、三峡水利枢纽等名胜古迹遍布全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不仅有玉泉塔、屈原庙、昭君祠、三游洞等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有高岚的幽静、大老岭的神秘、清江的秀丽以及三峡大坝、长江大桥的雄伟等自然风光…,宜昌,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年数十万的中外游客。  

  茶史追溯

  湖北宜昌地区是我国古老茶区之一,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得名,

  宜红工夫茶,早在公元一千八百年就销往俄国英国,到1886年前后大量出口,销往国际市场,享有较高声誉。

  宜昌红茶产于鄂西宜昌、恩施地区,这里崇山峻岭,森林茂密,河流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茶树生长。

  名茶鉴赏
湖北名茶-宜昌--宜昌红茶
  宜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秀丽,色泽乌润显毫,叶底红亮柔软;汤色红艳透明,香气清鲜纯正,滋味鲜爽醇甜。

 

湖北名茶-宜昌--宜昌红茶 



  小贴士

  长江三峡上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下至宜昌南津关,长192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组成。西陵峡是长江三峡的最后一段,东起湖北巴东县香溪口,西至宜昌市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以滩多水急闻名。

湖北名茶-宜昌--宜昌红茶



  土特产推荐

  在宜昌有许多本地和三峡的特产可买,水果中有柑桔、弥猴桃、柿子;茶叶有宜红工夫茶、峡州翠绿茶、茉莉春尖茶、仙人掌茶等等:另外还有优质板栗、香菇和木耳。

  宜昌还出产魔芋,又叫"麻芋子",生长在背阴潮湿、土壤肥沃的山地中。其营养很丰富,具有减肥、降血压、防治痔疮和静脉瘤的功能,对防治肠道癌也有一定作用。用魔芋制成的魔芋豆腐口感柔韧而有弹性,非常好吃。

  顺道一游

  葛洲坝 位于长江三峡的出口处,全长2561米,将长江一分为三,是世界上最长的水坝之一。如果乘着万吨巨轮过葛洲坝,可以亲眼目睹人类的智慧是怎样巧妙地改造自然的,巨大的轮船可以通过大坝的水位调节,在转眼之间上升几十米,那种感觉令人惊喜。

  作为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葛洲坝的泄洪闸放水时有着极其磅礴的气势,迸发的波涛和巨大的水声令人震撼。泄洪闸周围的环境也十分优美。

  交通:从武汉到宜昌有高速班车,到宜昌后可以乘3路和9路中巴车到船闸处下车。

  门票:3元

  交通指南

湖北名茶-宜昌--宜昌红茶



  航空 宜昌三峡机场距市区26公里,有飞往全国各地的航班。

  铁路 从宜昌始发有到北京、郑州、柳州等地的列车。

  公路 宜昌的交通十分方便,它是湖北省的公路交通枢纽,从省会武汉乘班车四个小时就可以到宜昌。

 

相关资料

宜红工夫产于鄂西山区宜县、恩施两地区。邻近的湘西石门、桑植、慈利等县亦有部分生产。年产10万担左右。宜红工夫以条索紧细有金毫,内质香味鲜醇,汤色红亮有“冷后浑”为其为主要特点。

  湖北宜昌地区是我国古老茶区之一。茶圣陆羽青年时期曾去考察,后在《茶经》中把宜昌地区的茶叶列为山南茶之首:“山南以狭州(今年昌地区)上,襄州(今襄樊、谷城、光化、襄阳等地)次,荆州(今江陵、当阳)次。宋次文学家欧阳修在宜昌任县令时曾有“雪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诗句,赞同陆羽对宜昌茶的高度评价。所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犯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公元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后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洋人称为高品”。当时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经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宜红由英国传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购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88年汉口口岸出口量达86万担,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量的40%,其中以红茶为主。1876年9月,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出口猛增,1886年前后系宜红出口的最盛期,每年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主销英国、俄国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品质稳定,声誉极高。后经历史的磨难,宜红一落千丈,至1949年茶园荒芜,茶厂倒闭,满目疮痍,1951年湖北省茶叶公司成立,在鄂西、鄂南两大茶区扩大收购网点,鄂西红茶在五峰、鹤峰、长阳、宜昌、恩施、宜恩、利川及湖南石门设点,收购宜红,1951年宜都茶厂正式成立,负责宜红的精制加工,毗邻鹤峰的湖南石门、慈利、桑植、大庸四县属宜红生产经济区,同年在石门泥沙成立一红茶初制厂,属宜都茶厂分厂(1956年改属石门茶厂)。尔后又在五峰、宜昌相继建立了红茶精制厂,与国营茶场形成紧密的生产网络,恢复和发展宜红生产。目前,宜红已成为宜昌、恩施两地区的主要土特产品之一,产量约占湖北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鄂西山区乃神农架一带,山林茂密,河流纵横,年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750—1500毫米,无霜期220—30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都属微酸性黄红壤土,宜茶生长。

  宜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香甜纯高长,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亮柔软。茶汤稍冷即有“冷后浑”现象生产,系我国商品质的工夫红茶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