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茶-休宁--松萝茶

标签:
松萝茶名茶大道教郑板桥休宁文化 |
分类: 茶文化 |
站点特色
休宁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距黄山风景区仅43公里,号称"中国第一状元县",南宋至清末休宁县出了19名文武状元,独占全国"状元之乡"螯头。休宁还有"中国有机茶之乡"之称,出产多种名茶。
休宁自东汉建县以来,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历来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蜚声海内外。休宁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鼎盛。境内有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齐云山;有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源头的六股尖瀑布;有分布全县的古民居、古塔、古桥、古牌坊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万安镇。
齐云山与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为全国四大道教名山。
距休宁县城15公里,因"一石插天,直入云霄"而得名。飞云流烟,如幕如障,峰峦叠嶂,若浮若沉,美不胜收。齐云山上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珠泉碧潭,天桥石柱,方山幽洞,奇峰丹崖等美景将齐云山编织成一幅天开神秀、独具一格的山水画卷。历代文人墨客、显官巨贾纷至沓来,李白、朱熹、唐寅、海瑞、徐霞客、郁达夫等都曾为齐云山留下佳句墨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赞誉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休宁名茶松萝茶历史悠久,主产于休宁境内松萝山。
茶史追溯
松萝山在唐朝就有产茶的记载,而松萝茶的盛名远播是在明代。明代冯时可的《茶录》记
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莱最为时尚。…是茶,比天池茶稍粗,而气甚香,味更清,然于虎丘,能称仲,不能伯也"。明代,饮松萝茶已成为一种时尚,因其香味比虎丘茶好,故而爱者甚众。
茶诗为证
题 画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名茶鉴赏
松萝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卷匀壮,色泽绿润,香气高爽,滋味浓厚,带有橄榄香味,汤色绿明,叶底绿嫩。饮后令人神驰心怡,古人有"松萝香气盖龙井"之赞辞。喝过松萝茶的人都知道,初喝头几口稍有苦涩的感觉,但是,仔细品尝,甘甜醇和,这是茶叶中罕见的橄榄风味。松萝茶区别于其他名茶的显著特点是"三重":色重、香重、味重。 |
茶导游
松萝山位于城北约15公里,与瑯源山、天宝山、金佛山相望,最高峰海拔882米,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700米之间,山势险峻,崖悬壁峭,松萝交映,连绵数里,风景秀丽,"松萝雪齐"为休宁海阳八景之一。山上气侯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
小贴士
松萝茶不仅味香,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古医书中多有记载。《本经蓬源》云:"徽州松萝,专于化食。"
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记载:"松萝茶产地徽州,功用:消积、滞油腻、消火、下气、降痰。"近年来,一些高血压、肾炎等患者试服松萝茶治疗,症状有所减轻。松萝茶的药理作用有兴奋、强心、利尿、收敛、杀菌消炎等。因此,饮用松萝茶,能消除精神疲劳,增强记忆力。至今,山东济南一带的
老中医开处方时,用松萝茶者甚多。
交通指南
休宁交通方便,到黄山即到休宁。
相关资料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这是清朝书画家、诗人,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吟咏松萝茶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佳宾有约而至,香茶待客,促膝谈心的怡乐图。松萝茶产于万安镇福寺村松萝山。松萝山,凌风朝阳,土质肥沃,常年笼罩在雾霭之中,十分适宜茶叶生长。
说起松萝茶,先得讲个小故事。500多年前,松萝山有座让福寺。一日,大方僧人去山涧挑水,见一只松鼠衔来几颗种子放在他的脚下,然后便消失在松林之中。大方捡起这些外壳坚硬、形同板栗似的种子,把它撒在庙后的山坡上。不久,便长出几株油绿的小苗来,在大方僧人的辛勤耕耘下,禾苗一日三长,冠若华盖,绿茵葱茏,十分好看。在挑水途中,大方忽感口渴,顺手摘下一片嫩叶放进口里一嚼,顿时,一股清纯馥郁、苦中带甘的香味溢满口腔,精神为之一振,他丢下扁担,双手提着两只水桶,一股作气为千僧灶房的五只大水缸提满了水,却毫无疲惫之感。全寺40多位僧人尝过这种青叶之后,人人精力充沛,神清气爽。在大方僧人的精心研制下,经过杀青、揉捻、烘焙的叶子,条索匀壮,色泽银绿,开水一泡,汤清叶绿,香气四溢,格外好喝。大方兴奋不已,心想,松鼠送来种子,种在松萝山上,就取名叫松萝茶吧。
松萝茶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保健、药用价值,常饮之,有解渴、消食、通便、明目、醒脑、疗疮、降痰等功效,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饮料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