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8节:乌龙茶茶道的十八道程序

(2008-11-14 00:47:06)
标签:

健康

茶道

圣泉

乌龙茶

孟臣

安溪

文化

分类: 茶文化
茶道是以茶招待宾客所形成的一整套礼节或仪式。如饮茶用具、泡茶方法、饮茶方式、茶室布置、礼节礼貌等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清雍正年间,名茶铁观音在安溪西坪尧阳问世。此后,黄金桂、本山、毛蟹等名茶相继问世,与铁观音合称安溪“四大名茶”。“四大名茶”的诞生,使安溪茶叶品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和新的飞跃,也使安溪的品茶艺术更加高雅,为安溪茶道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时期,安溪人对泡饮乌龙茶的茶具已十分讲究。1937年,庄灿彰的《安溪茶叶调查》载:“安溪每一人家,有一茶壶,壶以久贵,以小为上,一壶数十金者亦之。”由于受潮(州)汕(头)地区的影响,文人墨客、富裕人家的家中基本都置有小巧精致的茶具,称为“烹茶四宝”,即:

  潮汕炉——广东潮州、汕头出产的风炉,有陶质的、有白铁皮的。

  玉书——扁平薄陶的烧水壶,容水量约250毫升。

  孟臣罐——江苏宜兴产的紫砂壶,容水量约50毫升。

  若琛瓯——江西景德镇产的白色小瓷杯,一套4只,每只容水量5毫升。

  他们以此泡茶品饮,视为典雅之举和身份的象征。

  在泡茶用水方面,则讲究使用清晨人所未汲过的“早水”、天然流动的山泉“软水”。住在山上的人家若遇多年难得的雪,则收集雪水珍藏,称为“轻水”。明末清初,安溪县治东隘门外有一名泉,名为“圣泉”,以此泉水冲泡“凤山茶”,茶汤醇厚,香馥味甘,达到好茶好水相得益彰,一时曾为文人墨客视为时尚。安溪蓬莱山清水岩寺有一名泉,也称“圣泉”。《清水岩志》载:“泉自石出,味甘且洌,长年不竭。游人到此,饮之清心,沐之祛秽,瓶装带回,用以驱灾凝祥,是曰圣泉。”古人游览清水岩寺,以“圣泉水”冲泡“清水岩茶”,身处名山胜景,品名水名茶,被誉为绝佳享受。

  在用火及煮水上,安溪先人讲究用甘蔗渣或木炭生火。煮水时要大火急沸,待煮到“虾目”转“鱼目”的“一沸水”时即行冲泡。

  冲泡茶叶尤十分讲究。为讲究卫生和提高水温,在冲泡前要先用开水烫热茶具,再将冲泡第一遍的茶水立即倒掉,第二遍冲泡时又要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刮去,然后还要在壶外重淋开水加温。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安溪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安溪乌龙茶茶道”,共有十八道程序:

  1.山泉初沸2.孟臣沐霖3.乌龙入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