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箱

标签:
信箱通信 |
分类: 岛国印象 |
在距圣诞一月有余的今天,又听得一个新西兰生活慢节奏的典型消息:因为圣诞期间会很忙,邮递工作来不及,为了确保您的国外邮件特别是贺卡(平价邮件,特快除外)能够在圣诞期间到达,请务必于今天下班前寄出。……
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已是下班之后了。想,今年要确保在圣诞前让国内收到邮件已经难以实现了。好在,中国的节日比圣诞还迟,圣诞收不到可以算元旦的,元旦还收不到可以算春节的,总之是“新年快乐”就可以了。我们深得阿Q真传,精神上总是胜利的。这个肯定是新西兰人所料想不到的。
于是我沿途消消停停的欣赏起那些接收鸿雁的信箱来。无疑,在通讯极为发达的现时代,这里的信箱比国内更为常用,政府部门总是以信件传递消息;相对于短信电话,许多人也还更倾向于以信件贺卡来传递情感。这些应该是原房主(大多数房子已经好几十年,更换过几次房主)自行设计的小信箱千姿百态,凸显个性,别有情趣。一般,门牌号都写在信箱上。
最典型的是在院外支个如鸽舍一样的小信箱,如同花篱前的孤独守望。
与花相伴。
小雕塑一样的瞭望所。
躲在篱笆下的“前哨”。
最简洁的方式是挂在院子的木门上。
或者嵌在门内。
坚固的信念。
这是车站附近薰衣草丛中的信箱们。
躲在密林幽深处。
简朴的信箱,但是可以美化一下门牌。
这一定是孩子们的涂鸦。
如此鲜亮的颜色,邮件怎会投错?颜色突兀一点,Who cares?
罕见的信箱砖楼。因为这里的居民区不是公寓房性质,都是house性质,大多独门独院。这种大概就是在原有土地上分割再建形成“聚居”规模的了。但是分割一般不过两三座房子,何来这么气势的呢?不得而知。
就像三所具体而微的小屋舍。
邻家的迷你小院,信箱是砖墙内一道缝隙。
海边的花园豪宅,信箱也本本分分的。
这样标准的墨绿色邮箱,其实倒是不多见的。
欢迎来信来访。
顺提一下,有问起邮箱如此随意,不怕信件遗失?我没有做过调查。这里的人院子篱门常常并不关的,可能也没有想到过竟有人会想拿他们的邮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寄运的包裹送来,竟然都是不签收的,直接放在院子里……是办事粗疏,还是民风淳朴,我也很难定论。
纸质的信件,手写的问候,似乎越来越远离现代生活了。在这与世隔绝的海国,人们倒是乐此不疲。无需传达室的吆喝,下班后看一看自家信箱,有信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然最好不要是银行或税务局的催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