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初期幼儿的绘画特点及指导(3-4岁)

(2009-09-22 13:28:01)
标签:

幼儿美术

教育

分类: 快乐宝贝

小班初期幼儿的绘画特点及指导(3-4岁) 

   

    经常有家长咨询“怎么看待一幅画的好差呢?”“在家里该如何辅导孩子画画呢?”现提出我们的一点建议,希望对您的孩子有所帮助。

    小班: 3—4岁,分两个学期。 第一学期:3—3.5岁; 第二学期: 3.5—4岁。现在详细谈谈第一学期。
    3岁左右的幼儿,进入绘画的象征期,开始产生表现的意图。利用已经掌握的圆形和线条来象征一切事物的特征。在此时的作品中,圆形是一切:小孩儿、太阳、苹果、小猫、汽车……圆形包含了幼儿的整个世界。“一形多意”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造型特点,即圆形在每个幼儿的作品中,或同一幼儿的不同作品中,象征着极不相同的事物。

    为更好理解这时幼儿的作品,先要了解这之前的“命名涂鸦期”(2.5—3岁),那时幼儿眼、手已经能协调配合,能画成圆形和线条。很偶然地,幼儿将圆形和线条结合起来,很意外地,他们从中认出了某些形状,发现竟与自己见过的某些事物相似,于是便给它起名字,用语言解释这些图形:这是太阳、那是妈妈、汽车……这就是“命名涂鸦期”,即“先画后想”。这是幼儿真正绘画的开始。成人看其画,必须配合幼儿的语言解释,否则无法辨认。但这个变化是巨大的,因为幼儿已经开始进入形象思维期。
    也正是3岁左右,幼儿绘画开始进入象征期,幼儿由“先画后想”过度到“先想后画”,即在画之前就有一个简单构思。由于造型特点“一形多意”,所以成人仅凭画面还是难以确认画的内容,而此时的幼儿能明确的说出画面的内容。
    此时幼儿刚刚开始尝试用图形表现经验,表现动机和信心十分脆弱,对成人的反应尤其敏感,此时的尝试如果成功,幼儿将树立起艺术表现的信心,顺利进入下一阶段。
    综合看象征初期的幼儿作品,主要从造型、构思、情节、形象、构图、色彩几个方面来分析。
1.构思:偶然而不稳定。
表现为:动笔后构思、事先构思和随意涂抹穿插、绘画内容转移、一形多意、易受他人影响。构思的不稳定导致幼儿作品水平的不稳定,时好时坏。有时前一阶段已画的较完好,忽而退到老样子,画中的形象又变的很单调。还有时,一幅作品中有些形象画的很复杂,而另一些却十分简单,这类反复不是孩子在退步,而是因为他们正处于尝试探索之中,反复之后他们的进步将更巩固.
2.形象: 未分化, 极为简单。简单的圆形包涵了所有的成分。画人:只有头和脚。画树:不分枝叶。三岁半左右形象开始分化,画人:分出头、身体、四肢、五官。
3.情节:指主要形象之间的活动联系。
这时的画面只出现几个独立个体,无活动,无动作。
4.构图:3岁以后,画面各形象都是头朝上,脚在下,呈垂直式构图。其局限性是:有可能生活中原本高处的东西(太阳)画在画纸低的位置上,原本低处的(小花)却画在画纸高的位置上。直到3岁半左右,地平线的出现,地面上的物体沿地平线排成一排,画在纸的下面;天上的物体在纸的上部排成一排,表示这些物体处于不同的水平高度。幼儿开始初步表现物体的上下、高低的空间关系了。
5.色彩:不受物体固有色的影响,依据情感、情绪选色。如果说造型体现了思维能力,那么色彩则体现情感。
    在了解了幼儿初期绘画的特点之后,便会理解幼儿的画面。所有的幼儿都喜欢用画笔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一个班的幼儿往往相差半岁左右,3岁同3.5岁幼儿的画面处于两个不同的绘画时期。幼儿的年龄相差一个月,便会在画面上有所差别,那些综合能力较强的幼儿往往是年龄稍大,有更多的生活体验,眼、手、脑更协调所致。因此,不是“孩子没天分,画不好,不如别的孩子”。一定要给您的孩子充分尝试、充分体验、充分探索的时间,而家长所扮演的角色便是同孩子享受他的成功和喜悦,给他们愉快自由的成长空间。
    现就家长关心的问题,提几点建议:家长该如何辅导孩子呢?首先,要明确幼儿绘画是一种创造,不是简单的再现和模仿。多用启发引导的方法,教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创造性的用象征符号表现自己的感受。然后,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尤为重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后,要常为幼儿提供新鲜的生活体验。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丰富生活,增长知识,锻炼观察力、记忆力,激发创作和表现生活感受的欲望。总之,看幼儿画画,先不要妄加评论,而要耐心倾听,分享幼儿的喜悦。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认为周围的花草、动物都同他一样有感情,有生命,有和他一样的生活。所以家长引导时要注意这一特点。
    对幼儿来说,他能够控制手中的笔,能把自己想到的,感受到的东西都罗列到画面上,并且稍具形状,他就非常兴奋了,这之后绘画便成为幼儿记录内心感受的主要表达方式。“像与不像、好不好看”在这一阶段并不重要。一幅画配上语言解释,只要是传达了幼儿的内心感受,它就是一幅好画。一个健全性格的幼儿,他的画面是生气勃勃、幽默、自然、富感情、形象高大、线条生动、色彩浓艳,可以说画中人就是幼儿自己。
    愿您和孩子一同分享表达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认真做早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