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三孩子还不专心学习怎么办
(2010-07-22 12:36:38)
标签:
高三备战高考不专心家长困惑措施 |
分类: 相约高考 |
孩子马上要上高三了,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专心学习,并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可是,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即使要上高三了也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家长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帮助孩子提高对学习的专注度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可是收效甚微。这样的情况让家长和孩子感到很困惑、纠结和苦闷。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总是不能专心学习呢?
前几天,一位母亲给我发来邮件,诉说女儿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她对女儿的担心和困扰。
“我女儿是个性格外向很好动的孩子,自我约束力不好,从小就好动,上初中的时候,由于我给她找的是最好的班。老师要求也特严,所以学习没掉队。但对自己的约束也差,用她自己的话说,她要是用心学习就能第一。上课不注意听讲,说话,分心。这些都是老师的普遍反应,直到现在还是在是这样。老师找过她谈话,鼓励和批评都有,但就是不改正。就这些问题我和女儿谈了很多,其中能看出她也很想改造,但就是控制不自己。我说过:现在你是大姑娘,说话办事要向淑女,------,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
我现在还是感觉她没有学习的动力,激发不出她学习的热情,方法我用过很多,苦口婆心也说过,但女儿的认知度很差,就是大人说的不太立世。现在我也尽量少说多做,她们学校高三要求住校,我更不知道她学习状态了,所以想在这短期内找到最捷径的办法鼓励女儿用心做事,排除干扰,备战高考。”
面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很多家长总是在孩子身上查找原因,其不知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基本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而导致的。
一般来说,孩子自我约束力差,上课不注意听讲,说话,分心等问题,只是问题存在的结果,其原因很可能是家长对孩子的说教和给孩子的建议太多而导致的。在孩子小时,家长老是盯着孩子的学习,孩子不仅会对家长产生依赖心理,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还会反感家长的一贯做法。孩子的自我成长的空间太小,他们的独立能力必然就差。这样孩子就会在依赖家长和渴望独立之间产生纠结。孩子心里有纠结他们能安下心来学习吗?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很强势,对孩子管的太多,而且,老是不相信孩子,哪孩子还能相信自己吗?也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孩子存在的问题上,而很少能从正向看待孩子,把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向孩子表达出来更是奢望了。这样的后果只能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会使孩子丧失积极向上的动力。
家长都期望在短期内找到最捷径的办法鼓励孩子用心做事,排除干扰,备战高考。这种迫切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教育孩子是个漫长的过程,哪有什么捷径可走呢?要说有捷径,那就是静下心来反思自己以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并加速改变这些不合理的地方。我相信我经常在博文中说过的下面一些话,应该对家长们有所帮助,“相信孩子孩子才能相信自己”;“孩子只有经验没有错误”;“家长改变一分,孩子进步五分”;“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上,并把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及时地向孩子表达出来,而不仅仅是放在心里,同时,对孩子身上存在的小问题、小毛病能忽略的就忽略,换句话说,就是多从正向看待孩子,这样孩子的自信心才会逐渐得到加强”;“改变孩子的坏习惯不是靠家长不断提醒或纠正,这样只能强化孩子的错误,正确的方法是用好习惯去覆盖或替代”;“再和孩子的交流中,最好能三思而说,请用协商、探讨来代替劝说和建议,唠叨、命令和讽刺就更不可取了”。
我经常建议找我做咨询的家长偶尔可以用文字和孩子进行交流,因为这种方式更理性,再有行动配合效果都很不错。
给孩子写信要真诚,既要回顾和孩子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肯定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又要反思作为家长自己的不足之处,当然,对孩子和作为家长自身的期待也是不可缺少的。
然后,再和孩子一起协商(以孩子为主)制定一个假期作息时间表,并鼓励孩子落到实处。具体的措施总比和孩子说些大道理要有效得多。
最后祝愿有困惑的高三孩子的家长都能早日消除纠结、顾虑和焦虑,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帮助孩子实现其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