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和克服学习中的马虎

(2010-01-24 00:39:34)
标签:

马虎

家长群

叶圣陶

秋蝉

正确认识

克服

分类: 教育理念

如何看待和克服学习中的马虎

民 

     在学习和考试当中马虎是困扰学生、学生家长甚至老师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了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前几天我们“高二家长群”进行了专题讨论,我也参与了这次讨论,事后我也想写一篇博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还没有动手去写就看到了博友秋蝉的“也谈马虎”一文,我很赞同她在文章里所阐述的观点,现讲她的“也谈马虎”转帖在我的博客中供大家参考!

在此,我只引用叶圣陶老先生给教育所下的定义与大家共享。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自动化一样,一辈子受用不尽。”

                                ——叶圣陶

 

也谈马虎

民哲/转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b27410100gr3g.html

自从听从“澄澈心空”的“指令”,加入了“高二家长学习成长群”后,每个晚上都会忙的不亦乐乎。前两天群主“澄澈心空”以“孩子粗心问题”为中心,组织家长进行讨论,自己竟还觉得言犹未尽,今天就写了这个《也谈马虎》。

我写博的特点是从自身展开。所以围绕这个主题,我还想先说说我自己。因为除了自己,我还真不敢说我了解别人,所以从自己这个角度去谈一些问题,我比较有底气。

我觉得“马虎”是一种借口,是孩子为了逃避责备,应付家长的借口,是家长为了顾及自己面子,掩盖孩子不足而面对朋友的借口。你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一个优秀的老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绝对会很少用这个借口。除非他是一个为自己面子而存在的老师。

很多的马虎是家长给孩子助长出来的,很多的孩子不以马虎为错误,竟以马虎为骄傲。我说这个,你可能不信。其实我当年就是属于这样孩子中的一个。不客气的说,这样的孩子还大多为聪明的孩子。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当有外人问我学习成绩,我母亲最喜欢说的话就是“这孩子马虎!”。甚至后来在我自己介绍自己的时候,也会加一句“我这个人比较马虎”,而内心却对马虎充满了认可。在这样的心态下,孩子是不可能去主动纠正自己的马虎。直到长大成人,自己要为自己负责的时候,才会用心地去避免自己的马虎,但这其中的不容易,只有自己知道。为了不因为马虎而在工作中失误,我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在私下检查上几次,甚至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来规范自己的工作习惯。但只要是我不用心的事,肯定就会做个迷迷糊糊,错漏百出。这种迷迷糊糊,甚至是我女儿对我的评价。

因为之前有我自身的不足,所以从女儿上小学起,我就没有认可过“马虎”这个词。我对女儿说,我能原谅你的不会,但我决不去理解你的马虎。因为不会的知识,我们可以去弥补,但你一句“马虎”,就可能掩盖了你知识的模糊。说到底,马虎就是不熟练。否则你怎么从来没将你的名字写成是我的名字,就是因为你太熟悉自己的名字了,所以这方面你除非忘记写名字,但你绝对不会写错自己的名字。所以绝大多数的错误不是来自于马虎,尤其是知识学的越多,容易马虎的问题也就越少。

其实对小学生来说,主要的训练和考试都是针对于马虎,因为那个时候计算多,生字多,而逻辑思维和智力方面的训练比较少。记得女儿初一的时候,数学分数不高,我曾经对她断言,她的考试名次会随着年级的提高而越来越靠前,她不相信。等到了初三女儿问我为什么,我对她说,因为数学学深了,物理再开始学,计算的地方将越来越少,而逻辑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对于女儿这样的孩子自然成绩就会越来越提高。

其实你就是再不承认有“马虎”这个问题,它也是客观存在的。单就高中而言,我觉得马虎主要是因为过于紧张,这时候要说孩子不用心,有点过。因为只要是有心学习的孩子,在考试上不大可能不用心。至于概念不清或概念模糊,这些都不能归结到马虎的问题上。

马虎,常常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太过平常的,不用任何脑力的一面,比如说忘了填打题卡或填错了答题卡,算错了数,甚至漏了题等;另一个方面就是那些似曾相识的题。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总是怕时间不够,所以每当看见有似曾相识的题时,都会有得意和激动的时候,但他恰恰不知道,这里面却常常是布下了某些陷阱,只要是改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这道题就整个的变了味,可学生却会用很短的时间,用以往的方法去完成了这道题。

其实这两方面都是能够避免的。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有马虎的毛病,只要你做家长的不去渲染,孩子都会很在意这个问题。所以我教女儿的方法就是:首先别去犯低级错误,也就是要注意答题卡的问题,这种问题,只要是脑海里有一闪念就会避免的。再就是多注意计算,在计算的时候别图快,别去省步骤,关键还要静下心,争取一次成功。这里还有一些小窍门,越是考思维和逻辑式的题,越不会有繁琐的计算,麻烦的得数。如果出现有消不掉的小数或分数计算,那一定重新来过,这其中基本上会有错误出现。至于有些你想先放一放的,你认为是较难了的题,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固定的位置,醒目的标志出来。卷答完后,要习惯地去看一看草稿纸上的标记,看有没有事先遗留下来的题。至于那些似曾相识的题,避免的方法就是认真地多看几遍题,确定是否与熟悉的题一样再下笔,就不会出现“想当然”的问题了。

      要我说,在考试中出现的所谓马虎,无外也就是这些。其它的你要是听信孩子说是马虎问题,我觉得那就是你孩子在给你一个借口。很多的思维问题、逻辑问题、概念问题,孩子在向你汇报的时候,也会归集到马虎问题,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孩子常常会这样,如果这道题换个方式出,孩子会,他也可能把它当作是马虎问题;如果这道题孩子在答的时候想成另一道题了,孩子还会说是马虎了;还有就是,这道题如果不是考试,孩子肯定会,但在考场上发蒙了,孩子还可能归宿到马虎,其实这些问题已经不是马虎问题了,完全就是概念模糊的问题了,是孩子最不能忽视的问题了。

我女儿现在,到是不和我说“马虎”二字,但她会和我说,她应该有多少应得而没得到的分,她把这些当作是自己能够提升的空间。至少她认为那些模糊的概念,在考试之后搞清楚了。

这就是我给马虎所下了定义,愿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少一些马虎,在高考的时候,为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