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和父母分床是个问题吗?
(2009-11-22 23:52:54)
标签:
小学生父母分床好胜心耐心鼓励引导 |
分类: 小学专栏 |
小学生和父母分床是个问题吗?
民
看了“新浪少儿博客”近期推出的热门话题——“小学生和父母分床问题”,起初我觉得有点可笑,小学生还存在和父母分床问题吗?细想一下,新浪既然把它当成热门话题推出,说明这个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经历和体会。
儿子出生前,我就提早给他买了个婴儿床。儿子出生后,我从医院把他们母子接回家,儿子就开始享受属于他的相对独立的空间。怕他的头睡偏,我每隔几天就把他的小床放到我们大床的另一侧,因为睡觉时孩子的小脸总是朝向他的妈妈。那时,偶尔一家三口也会睡在一张大床上,所以,在我们家可以说和儿子分床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有人也许会说,从孩子出生就和他分床,孩子会不会缺少安全感?从我们的经历和经验来看,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我们反观西方国家的家庭,他们在孩子一出生时就和孩子分床,而且孩子和父母还不在一个房间过夜。我想,他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习惯使然,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话再说回来,孩子睡在婴儿床上,只是和母亲隔着一个小床栏,分床并没有加大孩子和母亲的距离,这样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就可以根据孩子的身高更换大一点的床了。
其实,孩子从小就和父母分床也有很多好处。
首先,孩子没有风险。我孩子小时候,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过父母由于睡着后,无意中把胳膊放在了孩子身上而导致婴儿因窒息而死的事,在夜间孩子掉下床的事也是常有的事,分床这样的事就可以避免了。
其次,和孩子分床而睡,父母和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和孩子同床而睡父母一定会担心无意中碰到孩子,这样就会留给孩子较大的空间,属于自己的空间就会减少,担心和空间的减少都会使父母休息不好;另外,不论父母如何注意在睡梦中触碰孩子的情况一般是难免的,这样也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再其次,和孩子分床而睡,也有利于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我儿子4岁半时,我就利用孩子都具有的好胜心,用鼓励的方法,顺利地达到了让他独睡一个房间的目的。
当时儿子和他姥姥、姥爷一个房间,记得是我岳父岳母回老家后的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在睡觉前玩得很开心,我就悄悄地和妻子说,我今天要让儿子自己睡一个房间,你得配合一下,妻子点点头。我就有意识的和他们娘俩说:
“这个床真好,我今天在这个床上睡,说完我就躺在了平时儿子姥姥、姥爷用的床上。”
儿子看我开心的样子没有多想就和我们说:“我也要睡这个床。”说完,他也躺在了这个床上。
我说:“是我先说的。”儿子也毫不相让。
妻子看到时机不错,就和我说:“你看你还和儿子争床,就让他睡这吧?”
我说:“行,就让儿子睡这儿,让他自己睡在这个房间。”
儿子听我这么说,就有点胆怯的说:“我自己睡在一个房间我可不敢。”
我说:“我大儿子是小男子汉了,自己睡在一个房间肯定不怕的。”
儿子还是不放心的说:“哪我害怕咋办?”
妻子说:“睡觉时,我们把门都开着,一会儿妈妈先陪你睡,等你睡着了我再走,晚上你要是害怕就招呼我和爸爸好吗?”
儿子这次同意了。
一夜无事。第二天,我们醒来就直夸儿子真行,自己可以睡在一个房间了!
就这样,儿子从此就自己独立睡在一个房间了。
如果孩子上了小学还和父母同床,这的确是个问题,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尽快想办法解决。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强硬分床肯定不妥,只有耐心加鼓励才是最佳方法,当然时机把握也很重要。
其实,孩子的能力比我们家长想象的要强很多,只要家长耐心去引导、不断鼓励并正向激励,孩子的好习惯是不难养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