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大学 你的心理准备好了吗
(2009-09-03 20:25:41)
标签:
09新生家长交流感悟杂谈 |
分类: 教育杂谈 |
今天,博友紫荷发来纸条,我们就一些问题进行了一些交流探讨,我想有些内容对孩子刚刚离家上大学的家长,或许有些借鉴价值,就想以此题目写篇博文。没有想到紫荷的效率这么高,她的博文已经发出来了,我看后,除了开头对我的评价有些过高外,其余部分我感觉十分的深刻,现贴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与博友民哲交流得到的感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d024ea0100fpmw.html
|
|
认识民哲是在孩子高考后的一个博友聚会上,当时就知道他是个十分称职的父亲,正像他的网名一样,他对孩子非常讲究民主,教育理念充满智慧和哲理,说话中肯发人深思。后来就经常光顾他的博客,从中学到很多也深深感受到他对孩子的博爱之情。
这些天来由于孩子初离家门给自己带来的心理不适,总有种郁郁寡欢的感觉,今天由于网上的交流不够顺畅,民哲打通了我的电话。虽然之前我们就孩子的教育没有做过深入的直接的交流,也只是光顾他博客,但电话一通我们就像熟悉的朋友,交流中他一如既往的干脆爽直,尖锐而直中要害,但却句句在情句句在理。他跟我说的每一句话现在细细想来都是那么精辟和诚恳,一下子点醒了我:应该接受新的生活了。与智者交流可以让自己开窍,我把自己的感悟总结如下希望与更多朋友分享。
不要一门心思纠缠在孩子身上。刚刚进入大学,所有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很新鲜,他们可以说在尽快让自己融入一个新的集体,他们现在每一天都有大量信息输入,无暇顾及和父母的及时沟通也是正常的,家长们不必多愁善感,过于敏感往往会夸大负面的情绪。
不要找各种借口掩饰自己的自私。这话听起来很尖刻,以前我一直不愿承认,但现在我必须面对,因为理智地分析,如果因为所谓的爱对孩子过度的牵挂过度的关心过度的给予,把他当成自己快乐的唯一寄托,那这本身已经是爱的扭曲,无法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空间,当然是自私的表现,父母的爱应该是一种包容、隐忍、理智的大爱。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长大,但他们身上无疑会有父母性格的深深烙印。
要做孩子的听众。走入大学的孩子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具体生活,更不要把我们的意见强加给他们,适当引导是必要的。孩子和我们交流时要耐心倾听,只有倾听我们才能感同身受,才能更多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也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要巧用肢体语言与孩子交流。其实眼神手势姿态等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交流,孩子小的时候摸摸头亲亲脸,大了拍拍肩,真诚地拥抱一下孩子,这个时候不需要言语孩子也能感受我们对他们的爱。
要接受孩子长大的现实。其实,现在是家长不愿“断奶”,留恋往昔的一切。甩甩头告诉自己:我们总要迈向明天迈向新的生活,把孩子看成我们的朋友吧,给他们以搏击长空的自由和勇气,因为他们和我们年轻时一样要追逐梦想,奔向灿烂的明天!
谢谢民哲,谢谢所有关心我的博友,希望我们可以互相扶持,快乐走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