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和工匠的区别”及读后感
(2009-05-05 08:29:04)
标签:
专家工匠高考志愿简单 |
分类: 家有考生 |
家有高考生之三十二:
专家和工匠的区别
太行山一景区的宾馆,门前做成了弧形的坡道,以方便小轿车上去下来。
可每到下雪天,坡上总会残留部分积雪。而这里的天气有点冷,很多时候,雪刚落下就冻在了地面上,如果这时正好有客人经过,人和车很容易打滑。
如果是住家,自然可以随时清扫,可在一个三星级的宾馆门前,老让人拿着扫帚站在那,极不协调。
宾馆经理接到门童的汇报,立即组织专家研究对策。专家团队集中了建筑、服务、礼仪等诸多方面的权威,经过多天的研究,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斜坡处安装红外线遥感系统,每当天气达到一定条件时,斜坡两边的护栏上安装的水龙头里,就会喷出盐水。盐及时溶化了冰,地面不再滑,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虽然前前后后花费了数万元,而且以后还要随时准备盐水,但经理认为很值得。
距这家宾馆几公里之遥的另外一个景区,也建了一个宾馆,是私营的。
下雪天,他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老板看见客人差点滑倒,就对负责接待的组长喊道:“如果再让我看见客人下雪天在这里滑倒,你必须卷铺盖回家!”
组长找来一位工匠。工匠看了看,动手用铁凿子在坡道上凿出一条条的横纹。地面整体并没有被破坏,但人和车上下时因为有横纹防滑,再也没有出过问题。组长给了工匠30快钱,工匠高高兴兴地走了。
都是斜坡,因解决问题的人和方法不同,区别竟然如此之大。
我之读后感想:
类似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就拿高考填报志愿来说吧,本来是一个并不复杂的事,考生家长们今天去这咨询,明天去那听某某填报志愿专家的讲座,后天也许又找个什么渠道打听点什么------。网上关于填报志愿技巧的文章也是层出不穷,而且,阅读量还很大,这让我有些不能理解。本来30元能解决的问题,您偏得花上个几万才心里踏实吗?
再谈谈专家,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是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不留神各行各业冒出了很多专家,在您的日常生活中,专家一词出现的频率是不是越来越高了。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记得几年前,香港某大学校长在公开媒体上说:“祖国大陆真正的经济学家不过五位。”也许这个结论有点绝对,但是我赞成这位校长的观点。同样,在教育领域我看也是如此,填报高考志愿也有专家,打死我,我也不信!
距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仅有几天的时间了,各位博友您和您的孩子准备好了吗?如果没有,我建议您静下心来,看看资料,选几个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不就完了吗,高考填报志愿有那么复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