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指导本(专)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发现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容易犯许多简单的错误,每届都犯,几乎每人都犯,指导教师每年都得给差不多每个学生反复讲解和纠正,年复一年,大量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较低级的劳动中,直接影响到较高级劳动的质量,例如影响到怎样使论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怎样使论文结构更紧凑,怎样实现创新,怎样跟踪最新动态等等,故此,对学生常犯的简单错误以及若干较复杂的错误加以归纳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在方便学生、保障和提高论文质量的同时,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负荷。
一、本(专)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
大学本科生或专科生要在修业的最后学期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设计,本文仅就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展开讨论。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几年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总结与检验,是一次专业上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是学生学术生涯的起点,因此,毕业论文写作既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学生重要的人生里程碑,是师生关系中的标志性事件。一般情况下,在最后学期开始前,就确定了每个学生的论文题目和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撰写历时约半年,最终提交一定篇幅的论文并进行答辩。具体的篇幅要求,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要求不同,例如某大学一文科类学院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字数达到15000字左右。同一学校或同一专业在不同年份提出的论文篇幅要求可能不同。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同时,学生还要完成毕业实习并提交实习报告等。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文稿要在学生与指导教师以及其他评阅人之间几来几往,反复批阅和修改,经历一稿、二稿、三稿等,最后形成定稿。其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
1、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采取应付的态度。
有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足,以为随便应付一下就行。例如,有一篇论文,已是最后装订完毕的定稿,其中中文摘要数百字,几十个句子,自然用到几十个标点符号,竟然全是句号,也就是全是小圆圈(不是圆点)。这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是作者连起码的校对都不做。再如,文字叙述称表格几如何如何,但文中没有任何表格。还有,一篇论文中出现整段整段的重复,也是极不严肃的表现。
2、对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师生关系认识错位。
有的学生以为自己写论文是为老师工作,是为老师写论文。搞些很粗糙的东西出来,甩给老师,指望把主要工作丢给老师去完成,甚至指望把校对、排版这样事务性的苦活都丢给老师,拿老师当苦力。学生自己外语水平不足,论文摘要的翻译工作要求老师完成,也是不合理和不可行的。
3、不懂得或不遵守起码的学术规范。
例如,文中有图表但图表没有名称或不注明资料来源。再如参考文献的列举格式不统一或要素缺失,有的只列举文献名称、作者,不给出发表或出版的时间,或只给出年份不给出月份,或“2007年十二月”、“二零零七年8月”之类字体窜用,有的则是,一篇文献是作者名在前文献名在后,下篇文献就掉过来,文献名在前作者名在后。更有甚者,只有一些文献名称,既无作者,更无出处、年份、月份等。究其原因,或是因为不懂,或是因为不认真,不肯下功夫,或是因为忙而顾不过来。
4、抄袭拼凑,生吞活剥。
抄袭拼凑屡见不鲜,更有的干脆生吞活剥。例如,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后,文中仍然称“我国即将入世”云云。抄袭别人的讲话原文,竟然有“我上次在外地开会时就是这样讲的”等等。连起码的润色、消化都没有,如果抄袭也分三六九等,则这样的抄袭应该是最低等的。
5、不熟悉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对自己写出来的论文,作者应当非常熟悉,即使不能倒背如流,也应该流畅叙述。而事实是,即使不是全部学生,也是大多数学生,不熟悉自己论文的内容,甚至连大致结构都不熟悉。如此,抄袭嫌疑甚重,或作者记忆力太差。
6、语法错误频发。
主要表现是错别字、错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例如“的”、“得”、“地”窜用,缺谓语或缺表语,该用逗号时用句号,该用句号时用逗号。汉语组词错误、英语单词拼写错误更司空见惯。
7、缺外语或外语不通顺。
写作要求把中文摘要、关键词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语语种,对此,学生的主要问题有三:1)不翻译,特别是提交初稿时,无外文译件;2)电脑软件翻译,只是词汇堆砌,语法上颠三倒四,根本讲不通;3)局部翻译,本来,汉语译成英语,篇幅会增加许多,但有的译文篇幅比汉语还少,明显是漏掉了大块内容。
8、形式错误。
一段文字,应该第一行空两格,可多数学生论文打印稿出错,包括没有空格、空一格半、空两格半、空多格等,多的空到七格、八格,煞是奇怪。该空格的地方不空格,不该空格的地方偏空格,该空行的地方不空行,不该空行的地方偏空行,该另起一页的时候不另起,同样级别的标题字型字体不一,同一页内排版部分密集排行部分稀稀拉拉,边距太大或太小,层次划分颠倒,或者一节一套层次划分法。还有其它的,例如没有目录,或目录中的标题与内文的标题不一致。前述单词拼写错误,也是形式错误。
9、复杂错误。
审题不清,内容与题目联系不紧,或干脆脱节,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内容单薄,尤其缺实例。大段大段摆材料,却没有结论。引用的数据资料过于老旧。分论点与总论点无关或背道而驰。论据不支持论点,甚至与论点相抵触。观点或数据自相矛盾。学术政治化,引用过时的政治经济学的激进观点。专门讨论如何转嫁外汇风险,涉嫌违反道德。该分段时不分段,不该分段时偏分段。摘要的写法,只见帽子不见人,说了一大堆,全是帽子,只有最后一句是论文摘要。外文摘要与中文不对应,偷工减料或张冠李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10、其他问题。
例如口语化、文学化倾向。论文不是演讲稿,是学术文件,应该使用学术语言,避免口语化倾向。诚然,口语与学术语言之间没有绝对界限,但大部分情况下边界是明显的。文学化问题类似,例如使用“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甚至写出“呵”、“啊”等诗化用词。
以为老师只为自己一个学生工作。例如有的学生上午给老师发出论文电子版,几十页内容,下午便向老师索要批阅意见,好像老师没有其它工作,也没有家务。
手写稿书写潦草,难以辨认,或不规范,例如不止一名学生把“多”字写成两个并列的“夕”,即“夕夕”。
二、针对本(专)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上述诸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认识不到位,或不认真下功夫,或知识与能力不足,或悲观厌学,或忙于其它事务(例如有的学生在创业办公司),最大的原因是不认真。二是指导教师的原因,可能有能力问题、认识问题、积极性不高(激励机制欠缺)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工作负荷太重,时间与精力不敷分配,年龄较大的教师尤其不堪重负。三是社会原因,社会风气劣化,拜金主义泛滥,人们崇尚金钱,藐视学问,就业压力对学生而言如泰山压顶。四是其它原因,例如不排除有学生有意留下余地,故意留下破绽,生怕开始时把力用足了,老师随后会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初稿很糟,定稿较好,给人感觉是进步很大;初稿就好,定稿还是那样好,给人感觉是进步不大。学生生怕鞭打快牛,开始或中途不敢把劲使满,有意留下缺口。
针对各种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下列对策建议。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
本科生或专科生写毕业论文,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学生从小到大,从小学到大学,基本是阅读或学习别人写的东西,很少自己写东西给别人阅读或学习,专业方面更是如此。进入大学,一般高年级开始学习专业课、阅读专业文章,至于专业写作,多是考试时的名词解释、简答题、简述题等微型写作,还主要靠背书解决,即使是开放性或发挥性的简述题,也不过区区几百字而已,即使课程论文或公开发表的论文,也一般不超过5000字。毕业论文远远超过5000字,是大型专业写作,是标志性学术行为。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难得的权利,是学生进入校园并修课达到规定学分才获得的一项权力。高考不利,没有被大学录取,就无所谓写毕业论文;进入高校学习,修课达不到规定要求,也不能开始写毕业论文。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学生才更像学生,才增加几分知识分子气质,给家庭、家族、乡亲、朋友、同学、班级、母校等增光添彩,也为以后工作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
学生写论文,老师指导学生写论文,是主导与辅导的关系,老师为学生提供服务。顶多,论文写成后如果达到一定水平并联名发表,才增加一层师生合作关系。学生自主写论文,教师督促和指导学生写论文,教师不能替学生写作,也不能强迫命令学生如何如何。
学生要体谅老师的工作。老师工作多多,在指导论文写作的同时,还要备课、授课、带实习、批改作业、答疑、出考卷、监考、阅卷、报成绩、作试卷分析、参加各种会议、处理学生补考事宜、撰写科研论文、填表申请科研项目、为完成在研项目而调研或建立理论模型或撰写研究报告、编写教材,有的还要兼任班主任、系主任等职务,仅指导毕业论文一个板块,也包括指导多名学生,往往一个老师同时指导十几名学生甚至更多,还要兼阅其他指导教师名下学生的论文。老师还有家务,如买菜、做饭、洗衣、乘车、接送孩子等。
3、教师督促学生认真写作。
只要学生认真起来,问题就能解决一多半。排版混乱、校对缺失、生吞活剥等造成的形式错误就会大大减少。认真之外,还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讲究方式方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下足文字功夫,把自己的思维变成源源不断的文字。写完论文,一般就能了如指掌,记忆力较差的,也要努力熟悉论文,争取滚瓜烂熟。
教师也要体谅学生。学生写论文的同时,还要完成毕业实习、找工作等项目,具体包括撰写和提交论文提纲、寻找实习单位、在实习单位劳动、写实习日记、撰写实习报告、提交论文一稿(手抄稿)、修改一稿并提交二稿、修稿二稿并提交三稿、填写论文周记、投递简历并面试、在聘用单位试用等等。有的学生还要参加补考,争取通过历年积累的不及格课程。有的学生可能同时承受其它压力,例如家庭经济困难、还贷压力等。
教师、学生都应该明白,学生需要劳逸结合,以人为本。论文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因论文而把学生逼疯或逼死,是得不偿失,是本末倒置。
4、开发或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爱好下棋,有人爱好打麻将,有人爱好钓鱼,有人爱好电脑,有人爱好化学,有人爱好外语或其它,直至如醉如痴。有人可能天生适合于搞学术,擅长写论文,但自己还不知道,这种潜质如同深藏在地下的资源,需要开发利用,毕业论文写作,就是绝好的机会。潜质开发出来,越写越顺手,越写越得志,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自然乐在其中。即使没有天然的学术潜质,也可以设法培养学术写作兴趣,大学生年龄不大,可塑性强,完全可以努力改造和提升自己。
5、正确撰写论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的缩小,而不是论文的变形。大学生毕业论文,大到15000字或更多,小到标题即一句话,中间包含多种状况,可以把全文缩写成5000字,也可缩写成1000字、500字、400字、300字等等。不管缩小成多少字,文章的形状不能变。写摘要如同缩照片,帽子与人形同比例缩小,如果只缩人形不缩帽子,或稍缩帽子大缩人形,结果就是只见帽子不见人,效果比哈哈镜还滑稽。摘要的写作也是对学生汉语语言水平的考验。
6、自主翻译论文摘要。
外语语言水平的不足,不是认真二字能解决得了的,因为语言技能难得在短期内提高,但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语法错误,正确地选词造句并谋篇布局,同时尽力提高外语语言水平。按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翻译论文摘要应无大困难,只要用心去做,应该达到基本通顺;部分学生达不到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论文摘要困难大,也要尽力翻译,但不可请人代劳,同时在撰写论文的约半年时间内努力提高英语能力。如果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同时准备英语等级考试,则正好二者合二为一,相得益彰。
7、处理好论文与就业的关系。
撰写论文与求职是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二者有矛盾关系,主要是学生在时间和精力方面顾此失彼;另一方面,二者相互促进,求职和岗位实习的经历有助于写论文,写论文也有助于提高专业认识并提高工作能力。写好本科毕业论文对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乃至博士学位也有一定的帮助。
8、论文篇幅要求有待改革。
论文的篇幅或字数,是最重要的技术参数,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缩短篇幅。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15000字左右,篇幅显长,可以考虑改成10000字左右。专科生毕业论文可考虑要求7000字左右。
缩短篇幅要求的同时提高质量要求,每个撰写论文的学生都应该问一问自己:这么多字的论文,有多少字(或多少段)是自己脑子里原产的?8000字,5000字,3000字,还是更少?论文能否经得起反剽窃机器检验?
9、对教师指导论文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毕业论文写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师积极与否是决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校方应该千方百计调动教师指导论文的积极性。校方要考查教师的指导工作,更要尊重和鼓励教师的指导工作。报酬偏低了,就要提高。工作负荷增加了,报酬要相应增加,而不是相反。
另外,师生比例要适当。一个教师不能带太多学生。每个教师同时指导的学生数,最好在10个以下。
10、其它方面。
参考文献格式,第一要规范,第二要统一。不规范不行,规范但不统一也不行(实际上也是一种不规范)。如同十个人组成仪仗队,每个人都得穿戴整齐,这叫规范,但光穿戴整齐还不行,还要统一着装,这叫统一。参考文献的规范写法不止一种,学生可以参阅任何著作、杂志等资料,也可以参阅教务管理部门提供的模板。
克服口语化、文学化倾向,要反复训练。
另外,学生还要认真填写毕业论文周记,搞好过程管理。
再另外,有关方面应该鼓励学生互助。
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另文讨论。
下一篇
本(专)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686a1d0100j01g.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