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我的钢琴老师王鼎藩教授

(2023-08-07 08:02:51)
分类: 佳作共享

纪念我的钢琴老师王鼎藩教授

原创 Timothy Ren 海外学年  
纪念我的钢琴老师王鼎藩教授

2023年零点钟声过后的收到的第一个消息是奶奶在北京去世的噩耗。奶奶是我最尊敬的师长和心有灵犀的忘年交,我的心情非常难过。

我在2011年十一岁的秋天开始跟王鼎藩教授习琴。虽然我从小热爱音乐,但因为我既调皮又不肯刻苦练习,许多老师并不乐意收我为徒。但是奶奶却没有嫌弃我在钢琴上的不足,在第一次试课后就接纳了我。我从未见过自己的奶奶,所以和蔼慈祥的王老师就成了我胜似亲人的奶奶。这么多年来,我从未以“王老师”称呼她。

很遗憾,一年之后,我离开北京,开启了美国求学之路。但即便如此,每一年寒暑假我最向往的事情就是回到北京舞蹈学院的家属楼,在奶奶书房的立式钢琴旁向奶奶讨教钢琴作品的真谛。

奶奶不希望仅仅培养一个钢琴演奏者,而是要塑造一个博学多面的音乐家。奶奶的专业课先从基本功练习开始,暖手之后再弹奏过去一周中准备的曲目。在福建音专上学时,奶奶从德国钢琴大师施纳贝尔之徒克拉拉·曼哲克夫人(Klara Manezyk)那里继承了纯正的德国学派演奏法。

奶奶的琴声温暖深邃,既有落键一瞬的力度,又不乏触键到底的松弛感。她对指尖的控制让每一次下键都充满了有立体感的泛音。她常常将音程间的张力挂在嘴边,让我在脑海中将一本本乐谱三维化。她注重音乐的导向性和和声关系,强调旋律声部的歌唱性与低音线条的独立。在知道我有成为一名指挥的志向后,奶奶经常鼓励我演奏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交响性,模仿各个乐器不同的音色,并以指挥视角分析乐谱、做出诠释。

 

纪念我的钢琴老师王鼎藩教授

短暂的休息时间过后(奶奶利用这个时间了解学生们在音乐以外的爱好与理想)是音乐素养(musicianship)的部分。奶奶将视唱练耳,节奏训练,乐理与音乐史这几大类知识融会贯通地向我娓娓道来(无独有偶,长大之后我才了解到,徒孙满堂的法国女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娜迪亚·布朗热的专业课也是如此进行)。当我和奶奶一同唱二声部视唱练习时,和声之美让我心里一次次的涌现对生命本身的赞美。

如此一来,原本一小时的课时往往要延长一倍有余。上午十点上课的我,离开奶奶家经常已是下午一点。课后,奶奶还经常邀请我在家吃饭,一开始我总是客气地婉拒,但自从奶奶的先生,作曲家杨碧海老师去世之后,我偶尔也会留下陪她边吃饭边聊聊天。再有时,我们会一起欣赏我从美国给她带回的CD,谈绘画、哲学、神学、学校生活等等。奶奶是那么谦逊严谨,每当与我交流不同唱片中指挥的诠释细节时总不忘加上一句“我只是以一个外行的角度说……”。

 

纪念我的钢琴老师王鼎藩教授

的人生轨迹与近现代中国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命运紧密结合。她幼年时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满目疮痍,青年时被卷入了特殊年代的社会动荡中,又在改革开放激进急切的发展中体会着严肃音乐被流行文化淹没的不甘。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奶奶自始至终地忠于音乐的美与人文情怀,并毫无保留地向学生们展示了“信,望,爱”的理想,轻盈地背起了卓越的重担。能结识奶奶这样一位“大写的人”,我是多么幸运! 

奶奶:如果我真的成为了一名指挥,我演绎的每一次列宁格勒交响曲都将是献给您的墓志铭。我会永远想念您。

您的学生天奕2023年1月1日于纽约长岛
或是听得过于深切而一无所闻的音乐但只要乐曲余音未绝你就是音乐—T. S. 艾略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