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致死率高达80%,高温天要注意来源:鲁中晨报

警惕!致死率高达80%,高温天要注意
: 鲁中晨报
今天,#高温天妈妈将电扇让给孩子被热死#冲上热搜。
微博话题中提到的
浙江医院三墩院区
急诊科医生说
确有其事
不过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当年接诊这位女患者的浙江医院急诊科马霜霜医师说:“这个妈妈30多岁,被送过来的时候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心跳、呼吸都停了。”马医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送她来的是她的老公,她是在家带孩子的全职妈妈,老公在外务工。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所以热天她也不舍得开空调,就开了电扇让孩子吹。孩子还很小,当时她在家可能已经中暑了,但是家里只有她和孩子两人,等她老公晚上回家才发现她已经倒地不起了。”当时这位妈妈已经陷入深昏迷。医生问老公怎么会拖这么久才来?她老公解释:“平时她不怕热。”最终,医生们竭尽全力还是无力回天。
近期
我国不少地方气温突破40
高温酷热天气下
患上热射病的人数攀升
7月2日,北京一名导游因为热射病抢救无效而死亡。去世的导游姓龚,今年49岁,体重约有200斤,没有基础病,去世前刚刚带团去颐和园游览2小时。回酒店后大巴车司机发现“龚哥”状态非常不好,已经昏了过去,便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之后,“龚哥”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死亡原因上写的是“热射病”。
6月17日,浙江台州一轿车发生事故,车内温度很高,司机手握方向盘一直颤抖,呼叫也毫无反应,救援人员打破车窗将司机救出,据医生介绍,人如果长时间在高温密闭的环境下作业,是非常危险的,最常见的危害就是“热射病”。
6月16日,北京一名57岁女性因热射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虽经近7小时抢救,但仍不幸离世。该患者是在户外带娃活动回家后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的症状,之后继续处于没有开空调的闷热、西晒房间内,直至“叫不醒”才被家人发现,但为时已晚。
热射病就是中暑吗?
出现热射病症状
及时降温就可以了?
不出门就不会得热射病了?
什么是热射病?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4个阶段。热射病是重度中暑里最严重的类型,患者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如不能及时妥善救治,死亡率高达50%至80%。
浙江医院急诊科主任戴海文主任医师强调,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1.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大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
2.轻度中暑:先兆中暑后体温升高、出现发热,但没有意识转变;
3.中、重度中暑:轻度中暑如不加干预,体温将持续升高,可达40~42的高热,并伴有四肢抽搐、意识障碍;
4.最严重的中暑即热射病:通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
热射病的4种预警信号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以高温和意识障碍为特征,起病前往往有头痛、眩晕和乏力。如果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以下4种情况,极有可能是发生热射病的先兆。
1.烫:自觉身体发烫(从里向外发热)。
2.晃:异常疲倦、行走不稳。
3.晕:头晕、意识模糊、抽搐。
4.乱:出现脸白、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身边人出现热射病怎么办?
一旦发生先兆中暑、轻度中暑,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患者衣扣,并通过擦拭、冰敷等帮助患者降低体温。降低室内温度的同时,要给患者补充体液,推荐补充含有淡盐水等含有盐分的液体,补充中暑导致的体液和电解质丢失。
热射病可能危及生命,一旦有人遭遇热射病,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此外
面对高温预警
我们该如何有效防暑降温?
1.每天至少喝2000ml的水,定时饮水,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
2.多喝消暑降温的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多食用消暑蔬果(如冬瓜、丝瓜、苦瓜、西瓜等)。
3.避免在午后阳光直射下长时间的活动。
4.过于炎热时应用冷水冲淋头部及颈部。
5.当室外温度高于35时要尽量避免外出。如有外出需求,外出时戴帽子和太阳镜,或者撑遮阳伞,不要打赤膊,尽量穿浅色、透气性好的衣裤,多补水,随身携带防暑药。
来源:长江日报综合都市快报、武汉市江岸区疾控中心、健康浙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