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内宝宝有6个发育里程碑
(2023-07-04 08:58:46)1岁以内宝宝有6个发育里程碑,
时间和标准,你家娃都达标了吗?
民间有句顺口溜,概括了周岁以内的宝宝不同阶段的发育情况:
一听、二看、三抬头,四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十立周会走。
宝宝出生第一年,长势最快,几乎每个月,都会给爸妈带来惊喜!感慨:那个出生时全身软乎乎,只会吃和睡的小baby,转眼长成一个肉嘟嘟,聪明灵活又乖巧的萌娃娃!
莞妈第一个宝宝,因为没有经验,带娃路上充满了挑战与考验。每一天伴随着孩子哭声手忙脚乱,在磕磕绊绊中,不知不觉度过了孩子关键的第一年!
回想自己带娃的过程,有蛮多遗憾,也深感愧疚!若有机会重来,我一定好好学习育儿知识,把孩子照顾得更周到,给予他更优质的爱,不再错过他成长的点点滴滴!
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宝宝出生第一年,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阶段。因为长势迅猛、发育过快,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需要格外精心护理。
https://p1.itc.cn/images01/20230505/f518064932004ea4a07c4f8e72ba559b.jpeg
那么宝宝出生的第一年,都会经历哪些重要的成长节点,具体标准如何。家长可以对照评估,看看自家娃是否达标。
三月抬头
宝宝出生第一个月,就能稍稍抬头,只是幅度小、持续时间短。第二个月,宝宝俯卧能抬头45度,可坚持数秒到十几秒。此时把他竖抱起来,头能稍挺起,可随视线转动大约90度。
第三个月,宝宝抬头熟练,俯卧能把头抬高90度,能配合俩胳膊把胸脯支起,做抬头挺胸的动作。而且宝宝抬头持续时间较长,抬头稳定,能随视线转头180度。
【育儿贴士】
身体条件成熟,宝宝自然能抬头。想加快这个进度,那么可以从宝宝1-2周的时候开始练习俯趴。每天早晚两次,每次时间应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1-5分钟即可。
宝宝3月抬头,4月抬稳头。如果4个月仍不能以俯卧姿势抬头,则可能是异常的表现,最好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
https://p2.itc.cn/images01/20230505/73b881b7e1834c82a3a3c42df3f4043e.jpeg
四月翻身
宝宝学翻身,一般先由俯卧翻为仰卧姿势,再由仰卧翻为俯卧姿势。多数宝宝在3-4个月,就能自己蹬脚从俯姿翻成仰姿,但通常要到5-6个月,才能掌握从仰姿翻为俯姿的技巧。
【育儿贴士】
宝宝翻身太晚,很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所致:
宝宝体弱,像早产儿、低体重儿、缺钙等。翻身需要大力气,宝宝肌肉骨骼无力,就没法顺利完成这一动作。
过于肥胖,很多家庭喜欢养“大胖娃娃”,因体重超标,身体不堪重负,宝宝也很难翻身。
衣服束缚,冬天宝宝穿得比较厚,层层叠叠,限制了活动能力,想翻身也翻不了。
心理障碍,宝宝对翻身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对这一运动没有兴趣和积极性。
发育迟缓,大脑发育迟缓会影响宝宝各方面能力发展,尤其是大运动能力。
当家长发现宝宝有翻身的迹象时,要积极地引导,如果太晚(6个月)还不会翻身,应逐一排查以上原因,否则就该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测。
https://p9.itc.cn/images01/20230505/9e15193cfcfb4cb7befb6a1282337322.gif
六月坐立
宝宝6个月左右,脊、背、腰部等肌肉和骨骼发育得更强壮,从翻身到坐起的动作也渐渐水到渠成。此时宝宝还坐不稳,需要靠着东西坐,身体前倾,需要两手辅助支撑。
7个月,宝宝坐着时腰背能挺直并主动抬头,能自由活动,身体不摇晃。8个月,宝宝不需要任何支撑也能持久坐稳,身体活动自如,还能伸手够身边的玩具。
【育儿贴士】
宝宝6个月可做拉坐练习,即仰卧时,握着宝宝的手,缓缓将其拉起成坐位;7个月可以训练扶坐,即让宝宝握住你的大拇指,另一手扶宝宝的头带他坐起来;8个月可尝试扶物站起和坐下。
训练宝宝坐立最佳的办法,是多引导宝宝。比如将他喜欢的玩具挂在稍高的位置,鼓励宝宝努力去抓取,这样他很快便能坐起来。
https://p4.itc.cn/images01/20230505/867a954f761e4401add1599c73d88c6f.jpeg
八月爬行
宝宝大概7个月时就能趴着向后倒退;8个月可以肚子贴着地面匍匐爬行;9个月能身体离开地面,用四肢撑地、跪着爬行,而且能爬得很快,还能随意控制方向。
刚开始爬行,宝宝可能只是扭动身躯、乱蹬四肢,原地打转或像虫子一样蠕动,让人忍俊不禁。这是因为宝宝四肢力量、身体协调性不足,也没有方向感,所以看起来姿势怪异。
【育儿贴士】
刚学爬行的宝宝身体协调性不好,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爬行姿势,家长不必见怪。但如果宝宝一直用错误的姿势爬行,或有明显的肌力不均时,除了正确引导,还需做进一步检查。
宝宝爬行好处多,比如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开发智力,促进感统发育,让宝宝消化快、吃得香、睡得好等。所以无论如何要让宝宝在适龄阶段多爬行,别错过最好的学习机会。
https://p7.itc.cn/images01/20230505/bf3c4aca30414409a0013b86940aac11.jpeg
十月站立
宝宝9个月左右能扶着东西站起来,而后能颤颤巍巍地站一会儿。在这之后,宝宝还要学会从坐位变成站位,再从站位变成坐位。
宝宝能站稳,说明他四肢和腰部肌肉和力量已经为学步做好准备啦。宝宝站起来,视野变得开阔,尽管摇摇欲坠、经常跌倒,但新奇的体验会让他一次次努力地站起来!
【育儿贴士】
过早站立对宝宝腿部发育有影响,容易长成O型腿,特别是在缺维生素D或缺钙的时候。所以注意避免让宝宝太早站立或站得太久。
宝宝站起来后随时可能迈出第1步,所以要留意活动范围内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另外不建议使用学步车,容易导致下肢骨骼畸形,孩子无法直接体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再者“翻车事故”也屡见不鲜了。
https://p6.itc.cn/images01/20230505/bb07b9c79c9145228a36b7721377c7b8.jpeg
周岁行走
宝宝从站到走仅一小步,但成长意义却是一大步!迈步成功,意味着宝宝身体发育成熟,已经拥有极好的平衡能力。
学步除了与身体条件,还与宝宝性格有关。比如活泼、好动、外向的孩子会走得相对早一些。而内向、胆怯和娇弱的孩子则会晚一些,心理因素使得他们迟迟不敢踏出第一步。
【育儿贴士】
如条件允许,建议宝宝学步时,可以让他光着脚丫多练习。足底与地面的摩擦和刺激,能促进宝宝足底神经发育,增强脚上肌肉和韧带力量,更早形成足弓,走得更稳当。
在独自迈步前,家长可以扶着宝宝腋下练习,让其感受步行的感触和节奏。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自己走啦。若宝宝15个月仍不会走路,建议去检查一下是否神经或运动系统异常。
https://p1.itc.cn/images01/20230505/5cfbadeabddc4963a1ff9985ec98aecf.jpeg
结语
以上就是宝宝1岁以内发育的6个里程碑。成长并非一蹴而就,个体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即便宝宝“超前”或“滞后”,家长也不需太担心,或许宝宝只是长得快,或平时锻炼不够而已。不管怎么样,日常多多练习,总归是有益的!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前一篇:三姑的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