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扯

(2022-12-14 09:57:22)

闲扯

原创 陈玉桃 

    闲扯不是真的闲得蛋疼,而是内心深处有一种东西不吐不快。

                                             --题记

                     

自从学习中医之后,得益不少。

前段时一年一度定期身体检查,我在中医院体检时医生把仪器放我喉结部位的瞬间就问,之前做过喉部手术吗?我说没有哇!

你喉部发现囊块。当我问她有什么疑问时,她说。

是良性的,观察观察,注意饮食。她宽慰我。

我没惊恐。这么十几年了单位都有安排体检我都没体检过,因为知道自己身体健康。

人生第一次体检还真查出问题来了:喉部囊块,胆、肾结石。

我去见中医师父邓医生。没事,我给你yao吃,慢慢就会没了。

我以为师父说毕就会给我把脉,开方子,然后抓yao,让我回家去煎了喝。结果,师父什么也没做,随手拿过来几盒中成yao。

我明白,由于之前在师父那里调理过身体,他了解我的体质,结合我之前有过失眠等状况,师父对此已了然于胸。

所谓喉部囊块,在老百姓的嘴里,就叫大脖子病。

这病如果认真看,是可以直接从患者的外部看出来的,当然能看出来的会是很明显的症状了。这是近期我从师父那学到的。

中成yao坚持吃了将近一月,囊块消失了,就是说这个病没了。

前几天同师父闲聊,聊到中yao饮片及中成yao,我说那盒治喉部囊块的药既便宜又有很好疗效,为什么yao店就极少有见卖呢?

师父皱着眉说,事实上许多好yao都没有市场,因为了解它的人少,也没有去大量做广告,所以成本不高,定价也就相对低。

这样的yao品,却居然竞争不过大多数平平庸庸价格不菲的yao。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SzwVyYgQchKlul5FicK2PJDRmKcqlibLbdSblsEUZ70PibY9zxos9cC3TunSoVS1iaORwxalce69vphMbDaQXcpa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此种乱象,在业内早不是什么新鲜事。

有良心的,希望这种好yao能真正“酒香不怕巷子深”。遗憾的是,酒是香,但不曾喝醉、头脑清醒的人少之又少,也就是说,懂酒又能够好好品酒的人,凤毛麟角。

有的,即便懂酒又想好好品酒,发现自己穷得打不起二两酒。

多少后世称道的推动历史前进者,生前却无人问津。

酒香不见买酒人,做酒的人就只能受穷受困。

那位就说了,活该,谁叫他不广而告之?

看吧,世间人就是这样。

前几天有人写了文章,说的当然不是酒香不香,说的是当今人事,可谓洞悉、洞见,当今最真实的可悲写照,只是,因为触及到丑陋的灵魂内心,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说yao物,疗效好价格不贵的yao竟然少有yao店愿意摆上架。

我们也说,年轻力壮体育老师跑步比赛竟然跑不过校长。

我们还可以说一些乱象,以及其他。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SzwVyYgQchKlul5FicK2PJDRmKcqlibLb5bLJC0oibJY5M4icibBuftKP53V2vdHvNAMibSN3lr9u262v1IMcUibPjM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若干年前,我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慕名而来的江苏人。

其时,县地方志办公室还设在兴国县潋江书院,那个时期,一年年一月月的,时不时会有人慕名而来,找我聊天,谈心。

特别兴国籍在学博士多因写博士论文而想看看兴国县志,了解兴国县情,遂来找我,由此我也结识了不少优秀兴国青年才俊。

那个初秋的午间10点左右,潋江书院阵阵的桂花香中,进来一中年,恰遇书院讲解员秀秀:请问这里有位叫陈玉桃的先生吗?

秀秀是兴国知名讲解员,凡上层领导来书院,她是指定的讲解员。同在一个院子内上班常碰到这情况,她领了那人径直到我办公室门口,这位就是写县志的陈先生,也是一位作家。她介绍。

我与来人相视一笑,同时趋步上前,两双手握在了一起。

我是在火车上无意看到你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文章后,慕名而来,临时决定下了火车来拜会你,看看潋江书院!来人快言快语。

那天我们相谈甚欢。当天上午他执意请了我在书院门口胡屋巷内的小食店吃了个兴国粉笼藏。

近二十年过去了,记忆犹新的是他跟我讲的一句话。

你们这儿的人,学而优则仕;我们那儿的人,学而优则商。

当年我们这的某长是他小学至大学的同班同学,因而才有这一话题出来。他自己是苏州一家知名大型企业的老总,谈吐不俗。

他聊到,在他们那儿,有思想有人生理念的青年才俊,要么自小就选择从事科研,要么选择从事教育、商业,执意选择从政的人当然也有,但绝对不是主流,认真地说,就是少数派。

纵观自己生存的这一片土地,我自己,我们的知识点,文化氛围,个人成长阅历,尤其我们的生存环境,无法与江浙比。

我是个极其喜爱了解历史者,可接触到上层,又与百姓打交道,看得到许多的真相与乱象。

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是人民幸福的根本。

而我们,渴望的是一个发展的生存空间。

现象存在,记上一笔,闲扯而已。仅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