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味杂陈的李将军

(2022-12-13 14:12:27)

五味杂陈的李将军

原创 广闻道  发表于河北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h3ib0ReKDqG87E5icaU0Fl5Ih8xcM6tOaWbRgJft1mCjG3PspPZt0ibLDDBWkt48xibA0yaDxd8J4XmicnQpKeOor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没《史记》,后人不会知道司马迁。
没司马迁,后人不会知道李将军。
没李将军,后人不会有这种五味杂陈。
这李将军若不在汉武帝时代,活在当今,绝对网红大咖。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h3ib0ReKDqForw0EJ04L5SLY69ZPfbHaOUM3Y1c3YO7zHGveAC4vfIbfjxRah6JrhXElhLOdWSDPF0OMrzlsj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李将军是谁?
王勃《滕王阁序》那篇经典名文说: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鉴于盛唐早期不能拒止匈奴进犯,也赋诗怀念李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文提到的李广、“飞将”,说的是汉朝被匈奴誉为“飞将军”的李广。本文谈的李将军是李广的孙子李陵。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h3ib0ReKDqGQcWbwrqLCyNerukB067icDjAybBE3NKHMDGLMNqPJeK1kvJdplqUkr3PW3XaKYlPzntPmEopUNM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李陵遗传爷爷“飞将军”的基因,成为汉武帝时期驰骋疆场、骁勇善战的将军。
汉朝早期的“文景之治”、和平外交、休养生息,铺垫了汉武帝穷兵黩武、开疆拓土的基石。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他最宠幸的妃子的弟弟、小舅子李广利挂帅北伐匈奴,让李陵负责后勤补给。李广利的军事才能远不如卫青、霍去病,也比不上李陵。李陵性格倔强,不服安排,决意带兵在前线冲杀匈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h3ib0ReKDqGicSuibBGuxDmu8cN7kW0qbvicuQiatJlKiaGkWBMAGKwUBy2Fibs6lXAZ4UgJxhwibQMNhzHDmTG2jvYh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汉武帝本想把胜利的光环戴到宠妃弟弟李广利头上,借机封侯,顾忌李陵抢了李广利的风头。偏偏李陵又杵逆上意,刘彻不高兴,问题很严重:“只给你5000步兵”。地球人都知道,茫茫荒漠,步兵和铁骑作战,胜算不大。但能征善战的李凌,无所畏惧。
李陵带5000部兵,从远离主力部队的另一路出发,遭遇3万匈奴骑兵。经过激烈战斗,匈奴兵既打不败李陵,又损失惨重。匈奴大单于又调来8万骑兵,11万部队围攻李陵的5000步兵,依然打不败李陵,又担心其中有计。大单于又气又急又无奈,想撤退罢兵。
节骨眼上,李陵的一个士兵被其上级羞辱叛逃,密告大单于,李陵没有援兵,箭也快射完了。
这一下坚定了大单于继续围绞李陵的决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h3ib0ReKDqEB5WicTLJRSiaLchEf9Xib0LQEK6cwDX3XGUTegpiaB4GhxklaWwvz1V9zVnoCJm8YlNXibIyjhyic7wia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匈奴铁骑和李陵对杀了几天,11万大军竟收拾不了李陵。大单于对李陵又恨又恼之中产生了敬佩,敬佩之余又产生了收降李陵的想法,一边打一边劝降。李陵本想率全体将士血战到底,杀身成仁。后来看着遍体鳞伤、极其疲惫、视死如归的残余部下,滋生了越来越多的怜悯之心和愧疚之情,想保住各位将士的命,他决定投降单于。
但李陵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允许剩下的将士安全回国。第二,以后我李陵永远不和大汉军队作战。
这两个条件闪烁着一种独特的人性光芒,让人五味杂陈。
大单于为得到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的李陵,爽快地答应了。
李陵剩下的几百将士回归汉朝,李陵归降匈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h3ib0ReKDqEB5WicTLJRSiaLchEf9Xib0LQvt8vEpj8JIHib8oAZvBJoHbn6NVZsQWYibMN66STDFhKx5RdDUU8t1P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李陵投降的事传到长安,朝堂之上,汉武帝震怒。众大臣揣摩上意,口诛笔伐。
汉武帝突然瞅向在旁边记录的史官司马迁——就像现在主持会议的一把手,突然问记录会议的秘书,这事儿你怎么看?司马迁,一个舞文弄墨之人,不精通官场套路,秉公直言。他说李陵是著名的“国士”,对大汉王朝一直忠心耿耿;以5000步兵杀死了远多于他的匈奴骑兵,英勇可嘉;李陵是假投降,将来一定伺机逃回,报效国家。
汉武帝正在气头上,听到与自己截然相反的意见,独裁的习性爆表,一下就掀了桌子,当下就给司马迁定为“欺君”死刑。司马迁权衡再三,决定按照汉朝法律规定,选择接受屈辱的宫刑,替代死刑。司马迁不遵循“士可杀不可辱”的古训,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动因是,完成正在写作的《史记》。史记被后人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h3ib0ReKDqEB5WicTLJRSiaLchEf9Xib0LQn2XO3MR1nibAsQUPEqwnWhicG2iakE87SUoEn9vt7hODeGUurCaCy9Rsw/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话说李陵在匈奴,后来听到全家被汉武帝残杀的消息,悲痛欲绝,整个一个透心凉。由此广闻道(微信订阅号 广闻道)想到2000多年后的一个画面:
1945年9月,盟军太平洋战区司令、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时,他身后站着被日军在菲律宾俘虏、被囚禁几年、瘦骨嶙峋的两位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特意用了6支笔,两支用过以后,马上扭身递给了身后的两位将军,作为永久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珍贵纪念品,也饱含着对他们在敌强我弱、毫无胜算情况下,投降保护了几万美国军人性命的义举。
 
李陵在匈奴待了19年之后,公元前80年,汉将苏武从匈奴返回汉朝,李陵给苏武送别,五味杂陈。
唐代诗人刘湾为李陵给苏武送行赋诗一首:
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
撰稿 广闻道配图/编排 颜力鸥2022年10月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