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把牛画成“野猪”,为何能卖500万?放大10倍再来看
齐白石把牛画成“野猪”,为何能卖500万?放大10倍再来看
百谈史踪
传统绘画历来对于造型是不那么讲究精准的,特别像写意这样的画种更是不太在意画得像不像。但是,不讲究造型的精准,不代表完全画不准,因为这种画至少还得要有个“意思”必须要画出来,至少要让人看明白这画的是什么东西。毕竟,不是什么画都是抽象画,基本看不出是个什么东西。写意就不同了,至少要让人能够意会,能让人看出这幅画的内涵。
https://p9.itc.cn/images01/20220701/41038a5c89c44412bbef2e876395eb35.jpeg
但是若是一幅画明明画的是一头牛,但是最后却画成了一头“野猪”。这样的画种,到底算是写意还是抽象呢?如果这幅画换成一个普通的人,把画画成了这样的话,那么只能换来别人的批评。
别人会说你是因为画技太差,毕竟你要“写意”也还是要“写”出牛的意思来才行,画牛却“写”出了野猪的“意”来,那也没法用“写意”来掩饰自己水平的拙劣。
但是如果这样的画是由齐白石来画的话,那么齐白石就算把牛画成了“野草”都不会有人说什么,更不要说“野猪”了。所有的人都会夸赞齐白石这幅画实在写意,还会引来无数收藏家爱好者,把一幅画炒成上百万的价格。
https://p6.itc.cn/images01/20220701/d3d82236b8fa4f138d49bc9a64afd7d8.jpeg
其实,见多了收藏市场的天价书画之后这种事情也就不算怪,画的价值往往已经脱离了画本身,管你是把牛画成了野猪还是把野猪画成了一头牛,各路专家大神一番神评论就能让人相信这画是无价神品。
有时候,有些画的价值根本不在于你是这幅画画的是什么,而是在于这幅画是谁画的。只要这幅画是名家画的,通过“春秋笔法”给他强行讲解出“艺术价值”来。
所以齐白石就刚好是那个“画坛幸运星”,随他画出怎样水平拙劣的作品来也都会被“漂白”成刻意为之的“艺术神品”,明明是画牛画“砸”了画成“野猪”模样却反而更值钱。在多年前的一场拍卖会上,署名齐白石的一幅画牛之作拍卖出了逾五百万之多,在此之前也有过齐白石的牛图出现在收藏市场,但最多见的就是人人皆知的“无脸牛”—这只牛没有脸,只有个背影。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701/a6eaa14b57824b47acdbb7283b6f47f1.jpeg
但这次的齐白石牛图却是幅牛的“侧身像”,完整地把牛的侧身画了出来。此后,收藏界又陆续出现了多幅相似的齐白石牛图,均为这种画侧身的牛,而且这些牛都有一个特点—一眼看上去就像画的是一头野猪。
有收藏界的人士甚至总结了这样一个经验:想要分辨齐白石画牛的真假,就要看他画的牛是不是像野猪。那齐白石画牛却画成了野猪,为何不被质疑反而还能受追捧、为啥卖五百万那么高呢?
在美术评论专家潘建华的一篇文章中,他“完美”地对齐白石把牛画成野猪的价值所在进行了诠释,关键就在于你不要老是去看这个“野猪”的造型,而是要放大十倍去看纸上的“墨团子”。这个放大十倍才会让我们更加看到局部,而把这头“野猪”的整体忽略掉。
https://p5.itc.cn/images01/20220701/8dc6a86e7e4a43699d42718546e13e38.jpeg
然后细细一数那些墨团子就会发现齐白石的高明,真是多一笔少一点都不行,就那么巧,这么数点墨团子就“正好是牛”。而且这“掺水墨团”在宣纸上的效果竟然还充分体现了水墨的韵味。不得不说,这是真牛!
对此,你怎么看呢?

加载中…